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地理》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1-16 10:05: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西北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下左图)和西北某区域地表物质组成分布图(下右图)

材料二: A地气温资料

(1)图中A地是我国冬季寒冷中心之一,试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2)比较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地表组成物质分布的差异,并分析原因。(10分)
(3)简述新疆地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8分)


参考答案:
(1)该地纬度高(2分);深居内陆,大陆性强(2分)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A地位于新疆北部,纬度高;接近冬季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冷空气势力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这里地势较高,有利于积聚的冷空气顺势而下,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这里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大陆性强。所以成了我国冬季寒冷中心之一。
(2)地表物质分布的差异,就是要看地表主要是什么物质,分布面积大小。读图10,根据图例,可以看出准噶尔盆地地表主要分布草原,中部地区分布着小面积的沙质沙漠和石质沙漠;塔里木盆地沙质沙漠分布面积广阔,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中部,草原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
差异的成因,从图9可以分析出来。图9中,准噶尔盆地西部降水较多,因为西部山地多缺口,易受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影响,在地形强烈抬升作用下,降水较多,所以草原分布广;图9中,可以看到塔里木盆地降水很少,那是因为塔里木盆地地形封闭,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难以进入,影响小,导致降水稀少,所以中部多分布沙质沙漠;在塔里木盆地周围有冰雪融水,所以盆地周围分布着草原。
(3)新疆位于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少雨,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积极保护和节约、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农业,培育耐旱品种;这里的生态环境脆弱,蒸发量大,所以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防治土壤的次生盐碱化现象发生;实现农业综合开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等。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3分)
(2)甲区煤炭资源丰富,指出其运往上海最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4分)
天津是我国重要的化工基地,近年来在传统化工的基础上逐渐向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方向发展。
(3)指出天津化工产业结构的变化,并简述产生这种变化的社会经济条件。(5分)
(4)水资源短缺是京津区工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4分)


参考答案:(1)(共3分)东部是华北平原,地势较平坦;中部是太行山脉,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山脉分布可判断,该地区以太行山为界,分布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两大地形区。并能指出其地势特征。(2)山西省煤炭的外运一般采用铁路运输至海港,再结合海运到上海。(3)该地区的化工产业不断实施产业升级,其社会经济条件可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素质等方面分析。(4)针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状况,应采取“开源节流”措施,具有可从跨区域调水、建水库、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污染处理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我国区域地理的综合性试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能抓住图示的山脉分布和地形区分布的关系,掌握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和改善水资源条件的一般措施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答题的角度和完整性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1,完成1一3题。

小题1:图示反映出区域的主要特征
A.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B.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C.区域之问相互联系
D.区域具有明显的界线
小题2:图中关于甲、乙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城市空问结构比乙城市复杂
B.甲区域城市呈岛状
C.甲区域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大于乙区域
D.乙区域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甲区域
小题3:图中区域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A.两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
B.两区域的地理环境相同
C.两区域的人种分布差异
D.两区域的领导人差异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小题1:由图中可知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输出资金、技术和产品,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输出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两个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小题2:乙区域经济发达,城市结构复杂,城市呈岛状,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甲区域。
小题3:区域发展水平受地理环境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下图中的甲、乙、丙三幅图,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⑴丙图中的点,能正确反映甲、乙两地区降水特征的依次是______和______。填表比较两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

地区
水文特征
形成原因

?
?

?
?
(2)甲、乙两地区中,旅游业发达的是______,分析其发达的原因。
(3)甲、乙两地区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有何不同?
(4)比较甲、乙两地区人口再生产特点的差异。


参考答案:
(1)④?②

流量季节变化大,冬季为


本题解析:
根据经纬线和地形分析,甲图位于南美洲西部沿海山区,属于地中海气候;乙图位于欧洲西部沿海地区,主要是法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水文特征包括水量、水位变化(汛期)、含沙量、冰期、水能等,主要取决于大气降水和地形、植被覆盖率等。
由于乙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都很好;地处西欧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旅游消费市场广阔,交通便捷,地区接待能力和环境承载量大;各国都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其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主要出口农矿初级产品,在世界贸易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发达国家,工业基础雄厚,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畜产品及资本和技术,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处于有利地位。
甲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为过渡型;乙为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很低,甚至出现负增长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梅雨和伏旱出现的地区在
A.南部沿海 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