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6 09:48:38
1、综合题 根据有关地理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CD四地中,年太阳辐射总量和年日照时数最少的是____(填写字母)地。主要判断依据是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CEFG四地中,年均气温最高的是____(填写字母)地。其中,年均降水量最少的是____(填写
??? 字母)地,据此判断,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是____(填写字母)地。
(3)在A、B、C、D、E、F、G七地中,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填写字母)地,主要判断依据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太阳能热水器正在许多城市得到推广使用。请你从能源利用的角度,说明推广使用太阳能热
??? 水器的理由及其局限性。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局限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B地位于四川盆地,多阴雨云雾,晴天少
(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南半球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立竿测影法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发现①城市一年有两次立杆无影,一次是2月3日,则另一次的日期大致是( )
A.5月5日
B.8月6日
C.11月9日
D.12月8日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月份,②地河流进入丰水期
B.7月份,②地盛行西北风
C.①地为落叶阔叶林
D.①地沿岸气候受寒流影响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从题干得知,①城市一年有两次立杆无影,说明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根据太阳直射点回归移动规律判断,两次直射时间应关于12月22日对称,经判断C项符合。
【小题2】该区域为澳大利亚西部,①为热带草原气候,植被为热带稀树草原,沿岸有暖流经过,C、D错;②为地中海气候,因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所以1月(南半球夏季)炎热干燥,7月(南半球冬季)受盛行西风(西北风)影响,温和多雨,故A错、B对。
考点:区域定位;太阳直射点移动;地理特征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6分)读下图(图中粗线表示等太阳高度线),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此时,①~④点太阳高度从小到大的排序是 ;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点有 。
(3)下列有关②③④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④点位于②点的正南方向
B.③点和⑤点同时看到日出
C.②③两点之间的经度跨度比④⑤两点大
D.②③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比③⑤两点短
参考答案:(1)(23°26′N,20°E) (2)①<④<
本题解析:图中等太阳高度线的圆心就是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该地为23°26′N,20°E,图中距离等太阳高度线的圆心越近,太阳高度越大,此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太阳黑子数目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A.1年
B.10年
C.11年
D.140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的周期约11年。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这一天:是____月____日前后;是北半球的 节气; 太阳直射点在 纬度。
(2)A、B、C、D、E、F六点中: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有 点;昼夜等长的有 点,
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有 点。
(3)A点该日的昼长是 小时, B点该日的夜长是 小时。
(4)图中 点有阳光直射现象,其中 点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
参考答案:(10分)
(1)6月22日 &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仔细读图,在图中找出南北极点、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找出太阳光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一半,分为昼夜半球,连接图中A、B、C三点即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由图可知北极圈以内有极昼现象,所以这一天是6月22日,该节气应当是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2)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夏至日时,北半球各地的昼长达到一年中最长,夜长达到一年中最短,而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半球则相反;赤道上终年昼夜等分。结合图中A、B、C、D、E、F六点的纬度位置,所以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位于北半球的A、E点;昼夜等长的是位于赤道上的B、D点,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南半球的C、F点。
(3)由图可知A点位于北极圈上,而且整日都在阳光的照射下,属于极昼现象,所以该日的昼长是24小时;B点位于赤道上,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赤道上终年昼夜等分,所以该日的夜长是12小时。
(4)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始终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所以有太阳直射现象的地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而且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只有一次直射现象,南北回归线之间有两次直射现象。结合读图可知,图中BDEF点有直射现象,其中BD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两次直射现象。
考点: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