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6 09:48:38
1、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①,②两地某日日出日(北京时间)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日最有可能是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小题2】①地可能为 ( )
A.北京
B.成都
C.哈尔滨
D.乌鲁木齐
【小题3】①地应位于②地的 (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①,②两地的昼长都小于12小时,昼短夜长,说明为冬半年,故选D.
【小题2】①地的昼长为9小时12分钟,日出的地方时应为(12-9小时12分÷2)=7:24分,与北京时间晚16分钟,说明此地的经度为116°E,故选A.
【小题3】 ①,②两地昼短夜长, ①地比②两地昼长一些,说明纬度较低,①地在②地的偏南方向;②地周长为7小时30分钟,日出的地方时为8:15,比北京时间8:07要早,说明②地在120°以东,所以,①地在②地的偏西方向。所以,①地在②地的西南方向。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能源中,其成因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化石燃料
B.潮汐能
C.风能
D.生物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能维持地表的温度,为地球上的生物生长繁衍、大气、水体、生物的运动提供动力。所以化石燃料、风能、生物能都是由太阳辐射能转化而来,而潮汐能是由于天体引力而形成的。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地点中既不会发生极昼和极夜现象,也没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A.34ºN,116ºE
B.20ºS,75ºW
C.67ºS,20ºE
D.0º,0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五带。不会发生极昼和极夜现象,则纬度数应小于66.5°,而没有太阳直射则纬度数应大于23.5°,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关于“北京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
B.北京所在地的地方时
C.只适用于北京地区的范围
D.北京所在的116°E的地方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A正确,B、D错误;适用于中国大部分地区,C错误。
考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气象部门用五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作为划分四季的指标;低于10℃的时间段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10℃~22℃之间为春秋两季。读某年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地形地貌差异
C.各地纬度差异
D.各地经度差异
【小题2】为了使季节划分与气候变化相符合,现在北温带的许多国家在气候统计上一般认为冬季包含
A.10、11、12月
B.11、12、1月
C.12、1、2月
D.1、2、3月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五天平均气温是划分四季的主要依据,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太阳辐射)、地表热力性质、地形地貌等,如果同一时间同一地域出现不同的季节,也就是气温差异大,因纬度(太阳辐射)和地表热力性质基本相同,那就是地形地貌的差异造成的。故选B。
【小题2】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而地面热量来源最终来自太阳辐射,由于吸热、转换、传热需要一定时间,所以气温的变化要滞后于太阳辐射的变化,北温带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少是在12月,而气温最低在1月,而气候是依候平均气温来划分的,因此北温带许多国家在气候统计上一般认为冬季包含12、1、2月。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