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11:41:56
1、单选题 气压带、风带在北半球成块状分布的原因是
[???? ]
A、太阳辐射
B、地形地势
C、海陆差异
D、洋流分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该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据此完成16~18题。
【小题1】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小题2】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土壤
D.降水
【小题3】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B
【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日本的气候。
【小题1】樱花开放时间的早晚主要是气温影响。
【小题1】N、M两地的纬度相当,但N地的樱花开放更早,说明N地的温度较高。受沿岸暖流影响。
【小题1】P地樱花开放时间晚,说明P地的气温较N、M两地低,因为P点位于中部山区,地势高,故温度低。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策划了“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的活动,线路分布如右图所示。图中标注的日期为各地入秋时间(我国气象部门规定的“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5天小于等于22℃时的第一天)。完成问题。
小题1:我国各地入秋时间的序列是(???)
A.路线①的秋色是从南往北演进
B.路线②的秋色是从北往南演进
C.路线③的秋色是从中部往南、北演进
D.路线④的秋色是从东往西演进
小题2:影响路线③的入秋时间序列的原因在(???)
A.纬度与大气环流
B.地形与大气环流
C.纬度与地形
D.人类活动
小题3:图中所示区域的寻秋路线数码代号与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
A.①-苹果园里硕果累,梯田层层稻花香
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山歌阵阵采茶忙
C.③-黄沙漫漫响驼铃,翠竹青青有人家
D.④-白雪皑皑入云霄,金色胡杨游人醉
参考答案:小题1:B小题1:C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分析和我国的气候。小题1:结合图示等值线,反映越往北方,入秋越早;逐渐向南部推进。故选B项。小题1:图示路线③沿线,入秋时间北方早,南方晚;山区早,盆地晚,反映纬度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小题1:①线路的南部为东南丘陵,为水稻梯田区;该线路的北部经过黄土高原,为苹果产区。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城市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1~2题。

[???? ]

[???? ]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东南亚某半岛气温(虚线,单位:℃)、降水(实线,单位:毫米)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相同
B.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C.甲地一年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
D.乙地降水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小
【小题2】与同纬度半岛东西两岸相比,丙地气温特点及其影响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气温低,洋流因素
B.气温低,地形因素
C.气温高,海陆因素
D.气温高,天气因素
【小题3】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半岛地区是重要的稻米出口区
B.该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快
C.由于地处亚欧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多地震
D.夏秋季节多台风且带来洪涝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甲地是热带季风气候,乙地是热带雨林气候,乙地气温所较差小于甲地,A错。甲地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B错。甲地一年是气温最高出现在雨季到来前的5月,C错。乙地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小,D正确。
【小题2】丙地海拔高,气温较半岛东西两岸气温低,B正确。
【小题3】受地形影响,半岛地区不适合大面积种种植水稻,A错。该地劳动力丰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快,B正确。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C错。赤道附近地区地转偏向力较小,台风影响少,D错。
考点:该题考查东南亚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