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11:37:01
1、单选题 图是我国某地区的地形剖面图,读后回答题。
1.该地势剖面图的走向是2.N地形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A.南—北
B.东北—西南
C.西北—东南
D.东—西
E.地表崎岖
F.夏季光热不足
G.气候较干旱
H.灌溉水源缺乏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提示信息,呼和浩特与宝鸡的相对位置可以判断,该地势剖面图的走向是东北—西南。
2.N地形区为河套平原,农业发达,被称为“塞上江南”,本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灌溉水源缺乏。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地形图的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呼和浩特与宝鸡的相对位置判断该地势剖面图的走向。解答本题学生还需熟悉图示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某次地理夏令营活动的主办者策划了一次“寻宝”活动。在活动前,每位营员均会获得一张地图(图1)和一张瀑布照片(图2)。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图1中藏宝地及其相对于营地的方位是
A.甲,西北方
B.乙,东北方
C.丙,西南方
D.丁,东南方
小题2:为更好地欣赏瀑布美景,拟修建一处观瀑台,最佳选址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方向的判定。小题1:从每位营员均会获得一张地图(图3)和一张瀑布照片(图4)可以看出,瀑布位于陡崖处。在瀑布的右侧有一个提示,藏宝地海拔220m。乙点处没有瀑布,所以不合要求。再根据图3中的指向标,可以准确的读出方位。甲点位于西南方(甲瀑布的底部大于300m),乙点也位于西南方,丙点位于南方,丁点位于东南方,只有丁符合。
小题2:一般地人们欣赏瀑布美景多采取仰视,而图中备选的①②④地,均位于丁地所在地的山脊的另一侧,视线被遮挡;只有③地位置最佳。
点评:本题综合性强,即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又考查旅游景观的欣赏角度,这需要学生平时的知识积累与扎实的基本功。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示区域村庄所处的地形部位是2.图中小路的走向,最可能是
A.山间洼地
B.山顶
C.山脊
D.鞍部
E.与经纬线走向一致
F.与等高线有关联
G.依照城市十字交叉道路系统
H.选择避开梯田少占农田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中梯田的分布状况可知该区域东北部、西南部高,西北、东南部低。且西北、东南部还分布有集水线。可知该地为鞍部地形。
2.山地、丘陵地带道路的修筑基本沿等高线分布。
考点:本题考查地形图的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通过“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结合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来作答本题。

特别提示:公路、铁路线建设一般沿等高线走,可减少施工难度;可减少修路的工程量;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图“某沿海地区等高(深)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题:
小题1:E点的海拔为:
A.-10—0
B.0—10
C.10—20
D.-10—10
小题2:右图的剖面图与左图中的相对应的剖面线是
A.PE线
B.EF线
C.MP线
D.LN线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根据图示E点周围的等高线分布判断,E位于鞍部,结合E点周边的等高线分布判断,E点的海拔高度位于0—10米之间。
小题2:根据剖面图的海拔高度和地形起伏判断,该剖面图经过海区,地势两边高,中间低,且该剖面线经过地区中间地势最低处海拔低于-20米,故LN连线符合。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等高线图示的局部地形的判断,并能结合等高线分布判断地形起伏,注意比较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某区域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比较甲、乙两地在图示季节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5分)
(2)请说明甲乙间的距离是扩大还是缩小,为什么?(3分)
(3)描述南回归线以南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2分)
(4)图中R区域的二片沼泽在不同季节会呈现离合变化的现象,请予以说明。(4分)
参考答案:(14分)
(1)甲地降水量大于乙地(1分);甲地气温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气温降水的差异要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洋流、地形等来分析。甲比乙海拔低,甲位于低纬度大陆东岸,有暖流流经,乙位于低纬度大陆西岸,有寒流流经。海拔低气温高;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2)陆地上两点之间距离的变化要看板块边界的类型,而甲乙之间有东非大裂谷,在张裂边界会导致面积扩大。
(3)地形特征的描述要从主要地形及其分布,地表起伏来答题,沿海还要分析海岸线的情况。
(4)沼泽离合即有的季节两片沼泽合在一起,而有的季节又会分开。沼泽的离合又主要和当地的水源补给地势有关。当地地势高,气候又为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故干季时地势高,降水少,会分开;湿季时水源补给充足会聚合。
考点:地形特征的描述,板块边界的判断,沼泽地水源补给的判断,气温降水差异及原因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