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11:34:03
1、单选题 下图日本、阿根廷,马来西亚、加拿大四个国家“农业比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四个国家中属于世界重要粮食出口国的是2.对有关各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E.①国农业生产实现高度机械化,商品粮产区在南部平原
F.②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农业产值比重小
G.③国的橡胶、油棕和椰子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H.潘帕斯草原是④国重要的畜牧业区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国家的农业生产。
1.由图示农业人口比重、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可以判定①是加拿大、②是阿根廷、③是马来西亚、④是日本。加拿大农业发达、人口较少,是主要的粮食出口国;阿根廷农业相对发达且人口不是很多,有大量的粮食出口;日本、马来西亚人口较多,国土面积小,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
2.①为加拿大,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由于受纬度分布的影响,种植业主要集中于南部地区。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统计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上述材料反映,导致该地区30年来粮食产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2.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最主要的问题是
A.退耕还牧面积增大
B.气候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C.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D.人口增长过快
E.光照条件差
F.风沙危害严重
G.气候大陆性特征增强
H.水土流失加剧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表格资料,表中森林覆盖率下降,耕地面积增加,降水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河流含沙量增大。导致降水、气温、河流含沙量变化的因素,主要与森林减少,植被破坏有关。森林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大面积的毁林开荒,导致森林的调节气候的功能降低,从而影响到粮食产量。C对。退耕还牧,水土流失减少,河流含沙量会减小,A错。年降水量减小,不会有水灾,B错。人口增长快与粮食产量 下降无关。D错。
2.结合上题分析,表中数据显示,河流人流量增长了25﹪,所以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加剧。D对。降水量减少,光照可能增强,A错。表中资料不能显示出风沙危害,B错。由表中数据可知,气温年较差增大,大陆性增强,但是这不是生态环境问题,C错。
考点:该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3、多选题 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1.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2.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
A.热量更丰富
B.地形更平坦
C.土壤更肥沃
D.水源更充足
E.扩大播种面积
F.提高机械化水平
G.选用优良品种
H.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参考答案:1. BC
2. CD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甲地位于东北平原,丙地位于西南地区。西南地区纬度低,水热资源充足,但地势崎岖;而东北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拥有肥沃的黑土,土壤肥沃,但纬度高,热量不足。所以本题选择BC选项。
2.乙地区为黄淮海平原地区,该地区农业发展主要的生态问题是风沙、旱涝、盐碱严重,所以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是选用优良的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扩大播种面积,不能提高单产量;提高机械化水平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是单产量提高的有效途径。所以本题选择CD选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美国某次“黑风暴”分布图,读图回答题。1.此种灾害基本上是一种
2.引起该灾害的根本原因是3.对于图示“黑风暴”主要发生地区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
B.土壤盐碱化
C.土地污染
D.土壤酸化
E.砍伐森林
F.过度垦殖
G.温室效应
H.灌溉不合理
I.地形——落基山区
G.土壤——红壤
植被——草原
土地利用——混合农业区
参考答案:1. A
2. B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通过区域的轮廓图可以判定图示区域为美国本土,题目中所说的“黑风暴”的实质就是指的沙尘暴。沙尘暴的发生一定会把当地的疏松土壤通过风力作用搬运起走,造成了当地的土壤的侵蚀。故选A
2.沙尘暴的发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其中人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过度垦殖造成大量的疏松沙源的存在,这是沙尘暴发生的主要原。故选B
3.结合图中相关信息可知:图示的“黑风暴”发生在美国本土中央大草原地区,土壤是世界的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的中央大草原。故选C
考点:区域农业开发
点评:本组题需要考生通过区域定位确定发生“黑风暴”位于美国本土的中央大草原地区,明白“黑风暴”的实质是因为人类过度地开垦草原而引发的沙尘暴天气。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本题难度:简单
5、多选题 下图为日本北海道岛略图。北海道是日本重要农业地区,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据图,回答小题。
1.关于北海道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2.为了治理和预防农业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北海道采取了许多比较有效的对策,其中包括
A.地势中间低,周围高
B.气候的大陆性强
C.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
D.附近渔业资源丰富
E.禁止使用化肥,控制使用农药
F.重视植树造林
G. 改善生态环境
H.实行土地改良
I. 治理土壤污染
G.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粮食种植
参考答案:1. CD
2. B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A项北海道地区,地势中高周低;错误;B项结合该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该地区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错误;C项该地区人多地少,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故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水稻种植业;正确;D项北海道附近沿海受寒暖流交汇,为世界著名的渔场。正确。
2.根据试题所述可知农业区存在的问题是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并非农业结构不合理,所以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效对策应为B、C。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题,注意找题目中的关键字眼。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