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11:33:03
1、单选题 读下面图表完成下列3~4题。

3.有关图中A→D四城市叙述正确的是
A、一天中的任意时刻,太阳高度角都是A>B>C>D
B、一年中的任意一天,白昼时间都是A>B>C>D
C、一年中的任意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角都是A>B>C>D
D、一年中的任意一天,气温都是A>B>C>D
4.有关图中各城市的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A、 从 A→D城市,海洋性气候越来越弱,大陆性气候增强,气温变化减少
B、E地冬季降水量比F地多,主要原因是位于盛行风的迎风坡
C、 D地1月气温最低主要原因是纬度高、海拔高。
D、图中各地都是温带季风气候
参考答案:
3.C
4.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一般是__________气团在锋面的下面;当冷锋过境后,气压会升高,气温会__________,天气转睛。
参考答案:冷??降低(下降)
本题解析:当冷暖气团相遇时,冷气团由于密度较大,因此在锋面的下面。当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控制该地区,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6月16日06:00(巴西当地时间15日19:00),2014世界杯F组首轮一场比赛在马拉卡纳球场展开角逐,阿根廷2比1力克波黑。阿根廷首都布宜洛斯艾利斯根廷(34.6°N,58.5°E 海拔25m)和波黑首都萨拉热窝(43.9°N,18.4°E 海拔630m)气候资料图(图)。

材料二 巴塔哥尼亚西接安第斯山脉,巴塔哥尼亚高原的西部,雪峰与火山映照,冰川同密林交错,湖泊和沼泽密布。而巴塔哥尼亚东部则是以辽阔的台地为主的荒漠和半荒漠高原,自西向东作阶梯状倾斜,并以陡峭的悬崖直逼大西洋。
材料三 日照时数是指太阳中心从出现在一地的东方地平线到进入西方地平线,其直射光线在无地物、云、雾等任何遮蔽的条件下,照射到地面所经历的小时。下表为萨拉热窝各月降水日数和日照变化资料。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降雨日数 (天) | 10 | 9 | 10 | 11 | 11 | 11 | 9 | 8 | 8 | 8 | 10 | 11 |
| 日平均日照 (小时) | 1.8 | 3.0 | 4.1 | 5.1 | 6.2 | 6.9 | 8.3 | 7.7 | 6.2 | 4.8 | 2.7 | 1.3 |
参考答案:(12分)
(1)萨拉热窝夏季凉爽,冬季寒冷;(1分)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气候资料图可以看出:萨拉热窝地处内陆,大陆性较强;夏季气温不高凉爽,冬季近于0℃寒冷;年温差大;年降水量较小,不足1000mm;但降水各月较均匀。布宜洛斯艾利斯在南半球,地处沿海,受海洋影响明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季节变化大;年较差小。
(2)巴塔哥尼亚高原地处安第斯山东侧,西部密林,得益于西部高山上冰雪融水;由于海拔高,蒸发微弱,土壤含水量大,形成森林;东部,地处西风带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沿岸寒流降温减湿,形成荒漠。
(3)由表格资料可知:萨拉热窝日平均日照夏季(4-9月)日照时间长,冬季9(10月-次年3月)日照时间短。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白昼长,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白昼短;冬夏降水天数差异不大,但夏季降水强度大,降水时间短,冬季降水强度小,连绵阴雨,阴天多,对太阳辐射消弱作用强;冬季易出现大雾天气,影响太阳辐射。
考点:主要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 极端气象灾害在2013年和2014年初给人们造成巨大影响和损失。2013年11月8日,菲律宾遭受超强台风”海燕”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数百万人无家可归。2013年11月8日,菲律宾遭受超强台风“海燕”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下图为台风“海燕”活动的路径区域,台风以平均18千米/时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
【小题1】台风“海燕”中心(台风眼)位于b地时,下列地点情况正确的是:
A.a地盛行偏北风
B.b地强风巨浪
C.c地狂风暴雨
D.d 地狂风暴雨
【小题2】台风“海燕”对途经沿海低地、岛屿最严重的威胁是:
A.风暴潮
B.超强风
C.溃坝决堤
D.泥石流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结合台风结构可知,台风眼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故B错;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主要集中在漩涡风雨区,即图中a、c所在位置,故C正确;低压中心在a西侧,根据风的形成可知,a地盛行偏南风,A错;d此时受台风影响小或还未受到影响,D错。
【小题2】台风的破坏力主要体现在狂风、暴雨和风暴潮,而沿海低地最严重的威胁是风暴潮,选A项。
考点:台风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区域2013年5月对流层CO2浓度(颜色越深表示浓度越大)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小题1】若仅考虑CO2的影响,在海拔相同的近地面,与②地相比较,则①地( )
A.白天气温明显较高,昼夜温差大
B.白天气温明显较低,昼夜温差小
C.夜晚气温明显较低,昼夜温差大
D.夜晚气温明显较高,昼夜温差小
【小题2】大气中的CO2增多可能使( )
A.地球上淡水资源增加
B.北冰洋成为海上繁忙航线
C.热带雨林植被遭到破坏
D.极地动物生存环境得以改善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结合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①地为青藏高原,海拔高,夜晚气温明显较低,昼夜温差大。
【小题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温室效应增强,气温升高,会使极地的冰川融化,汇入大海,淡水资源反而减少,并且极地动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AD错误;北冰洋的极冰融化,此地的地理位置特殊,沟通各大洲,那么会成为繁忙的航线,B正确;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错误。
考点:全球变暖。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