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11:29:07
1、单选题 谚语云:十雾九晴(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指大雾多发生在晴天时,因为
A.晴天时大气运动速度慢
B.晴天时空气中水汽充沛
C.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
D.晴天时尘埃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晴天晚上云少,则大气逆辐射弱,故保温效应差,则气温下降快,故水蒸汽易凝结而容易形成五。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大气热力作用的基本原理并能结合实例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昼夜温差最大的是晴天的陆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阴天的海洋。温差大小取决于大气状况和近地面性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地理教学中经常用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读右图回答下题。
小题1: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则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甲乙丁
D.丁甲乙丙
小题2:若该示意图表示“低纬地区大气环流圈”,则形成赤道低气压带的是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若是热力环流图,则由图中箭头方向,可以判断:甲是受热,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同时使其上空空气密度增加,形成高气压;丁地遇冷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同时其上空空气因下沉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是丁甲乙丙,选D正确。
小题2:若图表示“低纬地区大气环流圈”,甲处空气受热上升形成赤道低压带,丁处空气下沉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丙是高空大气,不是近地面大气状况。选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两个地理实验。根据材料回答。
实验甲(见下图):
??? 模拟某一天气系统的产生。在塑料水槽中间插一隔板,两侧分别注入同体积红色暖水(代表暖空气)与蓝色冷盐水(代表冷空气)。向上抽出隔板后的数秒内,冷暖水之间出面倾斜交界面。
实验乙(见下图):
??? 观察一个地理事物运动过程。所需材料如下:顶层不封闭的长方形玻璃缸(长100cm、宽30cm、高40cm);塑料膜板(在一侧开有一个小洞);一盆热水;一盆冰块;一支香;火柴。其步骤是:①把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入玻璃缸内的两侧;②盖上塑料膜板,有孔的一侧对着冰盆;③点燃香,朝下垂直从小孔插入约30cm。 
(1)甲、乙两项实验过程可分别模拟_______和_______(选写以下序号)。
??? ①温室效应 ②气旋 ③锋面 ④逆温效应 ⑤高气压 ⑥热力环流 ⑦低气压
(2)能够形成阴雨天气的是
[???? ]
??? A、低压系统中心
??? B、高压系统中心
??? C、冷锋的锋前
??? D、暖锋的锋后
(3)引起空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
??? A、水平气压梯度力
??? B、空气上升和下降的垂直运动
??? C、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 D、地球自转偏向力
(4)仿乙装置中的长方形玻璃缸,将尺寸各扩大20倍,利用这样的建筑材料在地面建一个玻璃温室,并
??? 进行人工通风。冬季农民利用这栋“房屋”可以生产反季节蔬菜,主要对哪些自然条件进行了改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③;⑥
(2)A
(3)C
(4)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地面通过吸收太阳辐射而获得热量,同时通过地面辐射的方式而散失热量。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与地面向外辐射之差额,称为地面辐射差额。读“三个地区地面辐射差额的年变化图”,回答1—2题。
1、关于①②③三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三条曲线所代表的地区均位于南半球
B.曲线③所代表的地区地面辐射能的收入始终小于支出
C.三条曲线中所代表的地区纬度最低的是曲线②
D.三条曲线中所代表的地区纬度最低的是曲线①
2、一日内地面辐射差额由正值变为负值的时间一般在每天的
[???? ]
A.日出前后
B.正午
C.日落前后
D.午夜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