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11:26:48
1、单选题 降雨损失率是指降水后可以被地表吸收、渗透的水量,读下图,回答2题。
小题1:在相同的降雨量条件下
A.草地降雨损失量随时间呈直线上升
B.1小时后,草地下渗水量是土地的2倍多
C.降雨损失量越高的地表,地表径流量越大
D.新沥青路面的降雨量转变为地下径流量最多
小题2:有利于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是
①兴建污水处理厂
②疏浚河道
③发展城市道路
④完善排水系统
⑤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影响。小题1:A项“直线上升”错误;C项降雨损失量越高的地表,地表径流量越小;错误;D项新沥青路面的降雨量损失量最小,故转变成地下径流量最少;错误。故选B项。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有利于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有疏浚河道、完善排水系统、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某国是一个世界矿产出口大国,2011年中国成为该国第一大出口国。下图为该国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14分)
(1)说明乙地所在区域降水少而形成荒漠景观的主要原因。(4分)
(2)评价该国矿产资源开发的条件。(4分)
(3)该国矿产从山区运到海港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试分析其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此地区位于安第斯山脉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中可知道,乙地(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主要受到沿岸寒流的影响,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同时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2)评价一般分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当地有利的条件主要集中在资源丰富(由图例可以知道),沿岸地区交通便利;不利条件主要是地形、地质问题,还有就是技术、成本高。
(3)山区一般都是地形地势比较复杂,交通条件不方便的地区,主要的交通方式是公路运输。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绿色住宅的目标是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绿色住宅已成为我国房地产业的时尚话题。一些房地产商正在朝这一方面努力,正在追赶这一潮流。据此回答各题。1.下列内容符合绿色住宅要求的是
①供热、制冷使用清洁能源;②装修材料的化学污染低于规定标准;③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④公用地中绿地和停车场各占一半;⑤隔音效果好,噪声低。2.下列住宅(我国)布局能达到绿色住宅光照、通风要求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E.住宅区建筑取正北或正南朝向
F.住宅区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方向
G.北方住宅区的窗户要避开西北方向
H.南方住宅区的楼间距应大于北方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绿色住宅是指节能环保的住宅,对资源的消耗少,有利于环境保护。供热、制冷使用清洁能源;装修材料的化学污染低于规定标准;隔音效果好,噪声低等符合绿色住宅的要求。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我国位于北半球的国家,为充分获得光照,住宅应与经线成30°-60°的夹角;工业区应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方向;北方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大,冬季风为西北风,窗户要避开西北方向;南方太阳高度角大,楼房影子短,住宅区的楼间距应小于北方。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有关该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等温线的温度①<②
B.甲地受洋流影响,降温减湿
C.图中植被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
D.河口处右岸堆积作用明显
E.A处含沙量比B处大
F.B处因流速慢常形成冲积扇
G.水位季节变化较小
H.此时处于枯水期、且无冰期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1.依据图中纬度可以看出越向南纬度越高,所以等温线的温度①>②,故答案A错误,洋流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为暖流,甲地受其影响,增温增湿,答案B错误,图中植被的变化是因为海拔高度由200米上升到2000米,引起了水热组合变化,植被类型发生变化,不能体现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答案C错误,图中沿岸地区为常绿林,应该是中低纬度,大陆东岸附近为暖流,该地应该在南半球,南半球河流冲击左岸,淤积右岸,所以D答案河口处右岸堆积作用明显正确,该题选答案D。
2.图中A处比B处植被覆盖率高,A处含沙量比B处小,答案A错误,冲积扇形成于河流出山口的位置, B处离山谷较远,不会形成冲积扇,可能会因流速慢形成河漫滩,故答案B错误,图中海洋上形成低压中心,说明海洋和陆地之间存在海陆热力差异,风向会随季节发生变化,该区域降水随季节发生变化,河流水位季节变化较大,C答案错误,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形式判断该季节陆地气压高于海洋气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所以说该河流此时处于枯水期,图中沿岸为常绿林,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上,河流无冰期,故选选D。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综合应用、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低于分异规律、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河流水文特征。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题。
小题1:这里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
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小题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蒸发量增加
B.降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地下径流增多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材料反映了自然环境中的一个要素的变化而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属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小题2:由于植被砍伐而导致蒸腾作用减弱,A错误;则降水量减少,B错误;由于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下渗减少,故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变化增大,C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结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并结合植被的生态功能: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方面的作用分析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注意结合材料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