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水的运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1-15 11:21:3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降水之后,下列哪幅图最不能描述地表径流与其它因素的关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降水强度越大,地表径流越大,故A图正确;地表径流越慢,在地表停留时间越长,下渗越多,故B图正确;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能力越好,地表径流越慢,故C图正确;坡度越陡,地表径流越快,故D图错。答案选D。
考点:该题考查地表径流速度。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夏特古道沟通新疆天山南北,全长约120公里,是丝绸之路上最为险峻的一条古隘道。如今横穿支离破碎的冰川、冰缝及横渡汹涌的南木扎尔特河都给徒步探险者构成极大的威胁。读图和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历史上温暖期是该古道使用最多的时期,下列朝代中夏特古道使用最多的是
A.汉朝(前202~公元220年)
B.唐朝(618~907年)
C.宋朝(960~1279年)
D.明朝(1368~1644年)
【小题2】与夏季相比,分析目前去夏特古道徒步探险较安全的季节是春、秋季,其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
B.流量小
C.降水少
D.冰缝多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从题干及图示分析,温暖期分别在公元前2700年-前1300年左右、公元前100-公元200年左右、500年-1000年左右,结合选项只有B项正确。
【小题2】从材料“横穿支离破碎的冰川、冰缝及横渡汹涌的南木扎尔特河都给徒步探险者构成极大威胁”分析,夏季气温高,冰川融化多,多冰缝,而春秋季节气温较低,冰川融化少,更安全,所以选B项。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徒步探险安全季节的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③④⑤四个环节所完成的是:
A.海陆间水循环
B.内陆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地壳物质的循环
小题2:图中水循环环节①是?????????????????????????????????
A.地表径流
B.地下径流
C.水汽输送
D.蒸发、蒸腾
小题3: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能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是:
A.①
B.②
C.⑤
D.③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水循环。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图中水循环有陆地和海洋的共同参与,所以属于海陆间水循环。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根据图示:①为海洋的水汽输送到陆地,属于水汽输送环节。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能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是地表径流。图中⑤为地表径流。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关于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B.库区水汽蒸发量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多
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
小题2:在F处建有一个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A.海陆间大循环
B.跨流域调水
C.水库
D.地下水补给湖水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由于水体的热容量远大于陆地,因而库区周围的气温之日比较温差和年比较温差减少,使得夏天凉爽,冬天温暖。由于水陆的热力差异,在较大的库区也形成类似于海陆风的“湖陆风”。白天风从水库吹向岸边,夜间风从陆地吹向水面。另外,在水库的下风方向,由于水面源源输来的丰富水汽,使云量和降水有可能增加,不会使冬季降水减少,选C。
小题2: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相当于海水蒸发经过水汽输送到陆地上形成降水(淡水),与海水淡化相当,A对;BCD都是将淡水从一个地区调到另一地区,与海水淡化不同,BC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
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小题2】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围湖造田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小题3】为监测并分析湖泊面积的发展变化趋势以期制定应对措施,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    )
①全球定位系统 ②遥感技术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雷达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小题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反映出湖区水域覆盖面积的变化,可从水量、水位的变化进行分析。鄱阳湖属于亚热带地区,河道很少结冰,更不要说封冻了,A错;湖底平坦,冬季入湖水量少时,湖面仍是面状轮廓,只不过面积比夏季小点,不会只形成线状,选项B错;只有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夏水位差异明显时,才有线与面的差别。选项C正确。
【小题2】“湿地减少”、“湖泊面积减少”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受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原因影响,但人为原因占主导,即:围湖造田、湿地开发或引水灌溉致使湖水水量下降。
【小题3】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湖泊面积的变化,收集相关数据;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对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及变化趋势,及时作出相应的对策。
考点:该题考查湿地变化的原因和地理信息技术。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