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地图》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十)

时间:2017-01-15 11:16:1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20分)

(1)四个村所在位置的地形名称是:
张村地处 ?????????;余村地处?????????;李村地处??????????
(2)张村与丁山山顶的相对高度约是????????米; 王村所在地区地面坡度比余村??????????
(3)已知王村气温为11℃,按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规律,丁山的气温约为?????℃。
(4)若王村与大王山的图上距离为6厘米则两地的实际水平距离约为?????????千米。
(5)若向王村修一条引水渠,线路A与线路B中较为合理的是?????,理由是??????????
????????????????????????????????????????????????????????????????????????????


参考答案:(1)张村地处山谷??余村地处山谷?李村地处鞍部(6分)?<


本题解析:(1)本题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其中张村和余村等高线都是向高处弯曲,地形是河谷。李村地形是鞍部。(2)张村海拔400米,丁山山顶的海拔1160米,计算相对高度。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3)气温是海拔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4)已知比例尺、图距,求实际距离=图距/比例尺。(5)输水路线的要求是沿线平坦,水能够自流等条件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中反映的中国装备制造业中心位置及其迁移状况是

A.一直位于我国几何中心(103°50’E, 36°N)东南部
B.在南北方上一直向南移动
C.在东西方方上一直向东移动
D.在东西方向上的变化幅度大于南北方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通过对图表的阅读,可以看出图表中所标注的中国装备制造业中心位置一直都在中国几何中心的东南部和大致向东南方向移动。而东西方向上的移动幅度一直比较小,变化幅度也一直都在116°E范围内,但南北方向却在33.5°N-31°N之间的范围内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朝鲜半岛的经济发展是东北亚和平稳定的基础之一。半岛南北差异化的区域发展受到了区域地理要素的影响。下图反映了朝鲜半岛的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状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1)结合图示信息,简述朝鲜半岛年均降水量的主要特征。(4分)
(2)简述大同江沿岸地区种植业形成和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3)与浦项相比,据图简述松林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资源优势。(6分)
(4)浦项虽然资源贫乏,但钢铁工业发达。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资源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对钢铁工业布局影响的变化。(4分)


参考答案:(1)大部分地区年降水总量丰富;降水集中在6-9月;夏秋季节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表中6-9月降水量占全年比重最高的城市是新义州,占72.9%。朝鲜半岛降水的总量特征是大部分地区年降水总量丰富;季节分布特征为降水集中在6-9月;夏秋季节降水集中程度由北向南减弱;空间分布特征为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增加。
(2)种植业的形成和发展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需要对地形、气温、降水、灌溉水源或河流流量、土壤肥力等条件进行分析。
(3)钢铁工业发展的资源主要有铁矿资源、煤炭资源和水资源。根据图示图例分析图中松林附近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图中松林附近有河流流经,所以水资源丰富。
(4)工区区位增强因素有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的素质、技术因素、环境等;减弱因素有原料,劳动力的数量。根据浦项资源贫乏,但是位于沿海港口,交通便利,附近地区经济发达,对钢铁产品的需求量大,所以钢铁工业发达,说明资源因素的影响减弱;而市场、技术、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增强。
考点:区域世界地理、区位条件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中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 题1】甲河流ab段流向为  (   )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西北向东南
D.自西南向东北
【小题2】甲乙河流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该区域    (   )
A.地形平坦
B.降水充足
C.结冰期长
D.水量稳定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小题1】读甲河流沿途的等高线的分布,河流由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4分)暑假到了,光明中学组织地理夏令营活动,师生们来到了浙江省某山区。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同学提出利用陡崖进行攀岩练习,请你找出陡崖相对高度H的范围(2分)
A.40≤H<120   B.80≤H<160   C.120≤H<160     D.160≤H<240
(2)图中B、E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   , 与G处相比,F处一直是传统耕作区,梯田种植水稻是其农业生产特色,试分析该处修建梯田的有利条件(从地形、气候方面考虑)。(6分)
(3)试画出D、E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图。(6分)


参考答案:(1)B(2分)
(2)B(2分)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为(200m,240m),而底部的海拔高度为(80m-120m),利用交叉法可计算出都一般相对高度H的范围为(80m,160m),故选B.
(2)浙江省受到西北风和东南风的影响,而B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E位于背风坡降水少。从地形分析,坡度缓利于修梯田;从气候分析,光热水充足利于发展农业;由等高线分析,F处比G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利于修梯田;从气候来分析,F处位于阳坡、迎风坡,水热充足,位于南方,气候较湿润,雨热同期。
(3)先在等高线图中连接DE,DE与等高线相交的所有交点的值找出来,然后读出DE及DE与所有交点海拔高度的值,在剖面图中把这些点对应的海拔找到,然后连成线即可。
考点:相对高度的计算,剖面图的绘制。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