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11:10:41
1、综合题 ??? 鲁尔区工业区兴起于19世纪中叶,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经过综合整治,对传统产业实行关、停、并、转。工业旅游开发,生态绿地建设,高科技的发展使鲁尔区的面貌焕然一新。读鲁尔区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鲁尔区调整产业结构的措施是减少_______、_______企业的数量,新建或迁入技术精良的______、
________等大型企业。
(2)图中显示,钢铁工业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东北的辽中南地区是发达的重工业基地,近几十年来,辽中南与东北其他一些老工业基地也出现了与鲁尔区同样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政府作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借鉴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经验,你认为振兴辽中南工业基地可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煤炭;钢铁;汽车;石油加工工业
(2)莱茵河沿岸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图1、图2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层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图计算并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1)12.5(11.5到13.5均可);16(15到17均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水利枢纽Q 对R 河下游的有利影响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说出图一M 地形区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貌特征。
(3 )图二中对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应在a 、b 、c 三处采取不同措施。与下列治理措施相适应的地点分别是:打坝建库______________ ;平整土地______________ ;修筑梯田__________ 。
参考答案:(1 )①调节径流变化,夏秋防洪②冬春可减小凌汛危害③灌溉④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土壤受淋溶作用最强烈的是(???)
A.东北平原的黑钙土
B.爪哇岛的火山土
C.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
D.热带雨林的砖红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作用就越强。分析本题的四个选项,热带雨林地区降水最为丰富,砖红壤是一种淋溶性最强的土壤。其他的黑钙土、火山土、水稻土都是良好的耕作土壤、淋溶作用较弱。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近50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消失了1000多个。1998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湖泊面积大量减少,加剧了长江中下游地区????????
A.土壤盐渍化
B.洪涝灾害
C.人口密度变化
D.生物物种增加
小题2: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措施有?????????????????????????????????
①疏浚河道????????????????????????
②退耕还湖
③扩大水田面积????????????????????
④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小题3: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的人为原因有
①普降暴雨??????????????
②中下游地区地势低洼??
③上游植被破坏
④江堤失修或筑堤质量差??
⑤中下游地区河道弯曲??
⑥中游围湖造田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④⑥
D.④⑤⑥
小题4:衡量洪涝灾害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①城市用地规模????
②自然资源破坏程度?????
③社会经济情况????
④人员伤亡情况????
⑤环境遭受破坏程度?????
⑥财产损失数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小题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湿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小题1:湖泊对河流起着调蓄作用,可蓄积部分洪水,延缓、削减河川洪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泊面积减少,对长江及其支流的洪水起着天然的调节能力减弱,加剧洪涝灾害。
小题2: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少原因;①围湖造田;②长江中上游地区植物破坏和工程建设加剧了水土流失,导致湖泊淤塞,面积缩小。故为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少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退耕还湖,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小题3:注意人为原因。
小题4:衡量洪涝灾害的灾情大小与城市用地规模和社会经济情况无关,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