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1-15 11:09:4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为长江中游某地连续五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
小题2:有关该地区 5~9 日天气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      
B.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
C.6、7日夜晚大气保温作用较强  
D.8、9 日吹偏北风,且强度最大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小题1:根据图中日期变化,气温降低,所以出现了冷锋过境天气。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5~9 日,天气线变阴后变晴,随气温日较差先减小后增大;6、7日为阴天,夜晚大气保温作用较强;8、9 日为晴朗天气。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________半球(南、北)。  
(2)甲地的风向是________。  
(3)A、B两处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  
(4)下列两点的气团性质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  
(5)甲、乙、丙三地位于雨区的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北半球
(2)偏西风(或西南风)
(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四地月均温与月降水量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选项中,与四地相吻合的选项是(   )
A.①北京
B.②旧金山
C.③东京
D.④伦敦
【小题2】下列选项中对四地气候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地雨热同期,分布在大陆东部
B.②地全年降水均匀,有利于牧草生长
C.③地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有机质积累
D.④地降水集中于夏季,易出现洪涝灾害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四地月均温与月降水量关系图可以分析其气候特征。①地最高月均气温接近30℃,最低气温在0℃以下,高温期与多雨其一致,年降水量约600多mm 应为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部;②地各月降水比较均匀,冬季气温在0℃以上,气候温和,夏季气温在20℃以下,气候凉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③地冬季气温在-10℃以下,夏季气温在20℃以上,年降水量不足400mm,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一般分布在大陆内部;④地高温期少雨,低温期多雨,应属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所以本题A正确。
【小题2】据上题分析可知:①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农作物可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②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晴天少,热量不足,有利于牧草生长;③地是温带大陆性温候,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有机质积累;④地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不会出现洪涝灾害,所以本题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沿 30°N 一线 7 月月均温、7 月月降水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导致图中气温、降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
【小题2】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说法,可信的是( )
A.①区域海拔较低,交通运输较发达
B.②区域水能丰富,经济较发达
C.③区域的西部可能有洪积——冲积平原
D.图示区域的人口密度与降水量正相关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图示区域所示的经纬度,可推断出该区域大致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可以用排除法,也可用选中法。反映的同一纬度 30°N,排除 A 选项。最东的地区降水并非最多,可排除 D 选项。大约 110°E 以西气温的降低,及气温值的高低,可推断出主要的影响因素应是地形的影响,大约 110°E 以西降水先增后减,唯一合理的解释主要是地形的影响。
【小题2】①区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较低,说明海拔高,位于青藏高原,是我国交通不发达地区。②区域地处横断山区,受地形影响,经济较落后。③区域位于相比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河流出横断山脉,可以形成冲积平原。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但山区人口较少。
考点:气候影响因素、区域地理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字母A表示____,B表示____,C表示____。
(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
(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原因是____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
(4)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____过程有关。,


参考答案:(1)大气和地面的反射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辐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对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及对地面保温作用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2)霜冻出现在晴朗的夜晚,说明晴朗夜晚气温低。晴朗夜晚温度低应从晴天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来分析。
(3)多云白天气温低,主要是云量对太阳辐射有强烈反射作用的结果。
(4)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是因为对流层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而不是来自太阳。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