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11:07:03
1、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岩石与1月均温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岩浆岩的物质来源于
A.岩石圈
B.地壳
C.地幔
D.地核
小题2:图中
A.甲地可能发现地下溶洞
B.乙地的河流自南向北流
C.乙丙相对高度小于1 000米
D.夜晚时,风从丙地吹向乙地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岩浆一般认为来自地幔的软流层,故选C。
小题2:地下溶洞一般为石灰岩地貌,而甲地为变质岩,排除A;图中甲、乙、丙三地在同纬度,根据等温线分布状况分析,乙处气温高,丙处气温低,说明乙处为谷地,且乙处谷地越往北温度越低,说明该谷地越往北地势越高,河流应自北向南流,排除B;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海拔每上升1000米,温度下降6℃,图中丙地气温为4℃,乙地气温高于10℃,故两地之间相对高度应大于1000米,排除C;在山谷地形中,两侧山坡由于夜晚降温幅度大,气温低,形成高压区,山谷夜晚降温幅度小,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因此夜晚风从山坡吹向谷地,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如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地球各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整个大气圈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②圈层即岩石圈
C.③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为岩浆的发源地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小题2:下列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纵波、横波通过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时,波速都增加
B.⑤圈层虽由固态物质组成,但在该圈层无法观测到横波
C.①和②之间的圈层即水圈
D.地球各内部、外部圈层都是连续且规则的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小题1:图中①为大气平流层,②为地壳,③为软流层,④为外核,⑤为内核。
小题2:⑤圈层是内核,受为液态物质的外核影响,横波无法到达⑤圈层。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关于地球的内部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是古登堡面
B.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是莫霍面
C.岩石圏指地壳和上地幔
D.横波不能通过外核,证明它为液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地球的圈层结构比较表
地球的圈层结构
重要特点
外部圈层
大气圈
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从地面开始,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下降。
水圈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还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生物圈
生物圈中的生物广泛分布于地壳、水圈和大气圈中,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
内部圈层
地壳
地壳可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其中大洋地壳远比大陆地壳薄。
地震波分为纵波(P)和横波(S)。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体。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波速比横波快。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 
(1)填出图中字母A、B、C、D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2)填出地球内部两个不连续面的名称: E____________界面;F____________界面。
(3)填出图中①②所代表的地震波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4)E界面以下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界面以下地震
??????? 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地壳;地幔;外核;内核
(2)莫霍;古登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印度尼西亚默拉皮火山2006年5月15日再次喷发,科学家认为火山喷发的岩浆源于
[???? ]
A、地壳
B、软流层
C、下地幔
D、地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