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11:01:24
1、单选题 该图是由中央气象局发布的某城市2011年1月19日-22日的天气预报。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示连续4天内,影响该城市的天气系统为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小题2:下列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该城市4天内天气要素变化示意图,最接近实际状况的是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天气变化和天气系统。小题1:图示连续4天内,该地区出现降温、阴雨天气,故判断为冷锋影响。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冷锋过境,故气温下降、云量增多,风速加大,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13分)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处气候类型与下图 图相符合。
(2)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 季。此时,⑦处盛行 风,此时盘踞在亚欧大陆上的气压中心为 。
(3)图中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 ;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4)气候类型④的成因是 ,气候特征是 ,该气候类型条件下形成的自然带是 。
(5)⑥气候类型条件下形成的自然带是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160; 。
参考答案:(每空1分,共13分)
(1)B
(2)夏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①处的气候类型为终年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所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据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可判读ABCD所表示的气候类型分别为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2)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有规律的季节移动。据气压带风带图可判断气压带和风带均向北移动,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所以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⑦处为东亚地区的夏季风风向为东南风,大陆升温快降温也快,夏季大陆温度高形成低气压,名称为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
(3)气候类型③为热带沙漠气候,成因常年副高控制或信风带控制,干旱少雨。气候类型⑤为终年西风带影响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规律为南北纬40°—60° 大陆西岸。
(4)气候类型④为地中海气候,成因为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所形成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为夏季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冬季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5)⑥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所以与之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考点: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及气候类型分布一般规律及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辐射形式是( )
A.大气逆辐射
B.大气辐射
C.地面辐射
D.太阳辐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太阳通过太阳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主要传给了大地,大地又以大地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主要传给了大气,大气在吸收了热量后双以大气辐射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其中大部分是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回到了地面,减少了地面因地面辐射而造成的热量损失,对地面起到了一定的保温作用。故选A
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考生对大气的热力作用的全过程比较熟悉,懂得大气的保温作用是两个过程: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和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热量还给地面的过程,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某地年平均气温为27.2℃,年降水量为2413mm,且各月分配均匀,形成该气候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该地纬度位置较低
B.该地四周全是海洋
C.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D.太阳辐射强度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给出的材料可知,该地区终年高温多雨,应该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形成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是下列哪个因素影响的结果???????(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的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应的天气特征可知暖锋、气旋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都是以阴雨天气为主,冷锋天气系统控制的天气最大特征是降温、冷,而“秋高气爽”是指的天气晴朗,是反气旋控制下形成,多出现在每年的秋季的北方地区。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熟悉的锋面天气系统及其对应的天气,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的实质是反气旋控制下形成的一种晴朗天气。试题属于一种理解性记忆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