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11:00:45
1、单选题 我国海南岛南部一年内最短白昼为11时2分,最长为13时14分,差值约为2小时;漠河一年内最短白昼为7小时左右,最长达17小时,差值约为10小时。据此完成1~2题。
小题1:下列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白昼最短时,海南岛和漠河气候都寒冷
B.由上述可知,我国纬度越高的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小
C.海南岛南部白昼时间最长时,也是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
D.漠河白昼时间最长时,也是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所以此时漠河是夏季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南岛一年中可出现两次太阳直射现象,所以海南岛属于五带中的热带
B.漠河白昼最长为17小时,海南岛最长只有13小时14分,所以夏季漠河气温比海南岛高
C.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相等
D.漠河是我国位置最北的村庄,该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海南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位于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所以我国白昼最短时间为冬季,海南岛温度仍然较高;我国纬度越高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海南岛白昼最长时,不是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刻;漠河白昼时间最长时,也是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所以此时漠河是夏季。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海南岛一年中可出现两次太阳直射现象,所以海南岛属于五带中的热带;B选项气温还需要考虑太阳高度;C选项漠河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大,海南岛小;漠河纬度低于北极圈,所以无极昼极夜现象。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图中标注的南半球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A.②④⑥
B.①③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比较河流两岸的侵蚀程度大小时,应该分两种情况,区别对待:1、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可以从地转偏向力上来解释。 2、如果是弯曲的河道,还是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凹岸侵蚀,凸岸相对受沉积。图中①③⑥为凹岸,故侵蚀较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07年12月28日,中国与马拉维共和国政府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读马拉维及周边国家政区图,回答下题:
1.东非大裂谷附近的马拉维湖的成因是:2.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马拉维湖南北距离约为Km
A.火口湖
B.泻湖
C.构造湖
D.冰川湖
E.北京昼长夜短
F.潘帕斯地区草木繁盛
G.墨累—达令盆地正开始剪羊毛
H.正值北极考察最佳季节
I.550
G.660
880
300
参考答案:1. C
2. B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1.该湖泊位于东非大裂谷,故其成因为断裂下陷,属于构造湖。
2.此时为12月,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故潘帕斯草原草木茂盛。
3.图示该湖泊南北约跨纬度5°,故距离越5*111KM。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邢台(37?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下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12月22日正午,为使热水器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2.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为3.一年中,活动支架最短的日期是
A.23°26ˊ
B.29°34ˊ
C.60°26ˊ
D.66°34ˊ
E.23°26ˊ
F.30°
G.46°52ˊ
H.60°
I.春分日
G.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参考答案:1. C
2. C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12月22日是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26ˊS),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计算出邢台正午太阳高度是29°34ˊ。读图可以分析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与(集热板和地面)夹角互余,所以夹角为60°26ˊ,C对。A 、B、D错。
2.冬至日,邢台正午太阳高度是最小29°34ˊ,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76°26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是46°52ˊ。(集热板与地面)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所以夹角的变化幅度也是46°52ˊ,C对。A、B、D错。
3.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地面与集热板的夹角最小,所以活动支架的高度最短,B对。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最大,活动支架最长,D错。春分、秋分长度居中,A、C错。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如图是某观测站在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观测到的旗杆的影长和太阳高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观测站的纬度位置为???????
A.
B.
C.
D.
小题2:该观测站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那一天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是?????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根据两个不同时刻的观察,影子分别位于正北、正南,所以该地出现了极昼现象。正午是影子朝向北,太阳高度为30°,所以此地位于北半球,太阳高度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20°,所以该地距离北极点的纬度是10°,所以该地纬度为80°N,选择C选项。
小题2: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北半球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值为33.5°,当天出现极昼现象,地方时0点太阳高度为13.5°,根据图形,应选择A选项。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理解极地地区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