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10:58:26
1、单选题 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中,对太阳的认识在逐渐深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若此刻东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
A.70°E
B.90°E
C.70°W
D.110°W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东半球的范围是:20°W→0°→160°E,西半球的范围是160°E←180°←20°W。东半球为夜半球,西半球为昼半球,中央经线为110°W。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12分)。
下图是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用图中数字填空,只填数字)。
(1)今天(11月12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______到______之间。
(2)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的时段是从______到______。
(3)北半球夜长逐日增长的时段是从______到______。
(4)太阳直射点的①、②、③、④、⑤五个位置中,昼夜平分的是______点。
(5)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时候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点。
(6)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日减小的时段是从______到______。
参考答案:(1)③ ④
(2)① ③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一个回归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每年的春分(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为图中的点,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直至夏至日(6月22日)移到北回归线、①、②、③、④、⑤分别为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和次年的春分日。
(1)③为秋分,9月23日, ④为冬至,12月22日。
(2)只要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
(3)从②(夏至)到④(冬至),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夜长逐日增长。
(4)赤道上昼夜平分。
(5)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6)从②(夏至)到④(冬至),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日减小。
考点: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如图),且此半球是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12分)
⑴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⑵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 , 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此时此刻,C点的太阳高度是 ,A点的太阳高度是 。
⑷此时此刻,C点的日出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B点的日落的地方时是_______。
⑸此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向 (南或北)移动,盐城昼长变 (长或短)。
⑹再过三个月后,全球各地昼夜长短情况是 ,请在地球极点上空俯视的平面示意图上,用G点表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参考答案:(1)(23°26′S 160°E )(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上图回答下面问题。(12分)
(1)在甲图中用字母M标出直射点、用箭头表示太阳光线(光线画在甲图左侧)、用阴影表示夜半球。(6分)
(2)简述地球由B位置公转到C位置过程中,甲图中M点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6分)
参考答案:(1)画图略
(2)M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再变小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图示的ABCD各个位置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判断,A表示夏至日;B表示秋分日;C表示冬至日;D表示春分日。故甲图中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连接侧视图上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和地心,并延长即可画出直射阳光;过地心与阳光相垂直可画出晨昏线,背对阳光一侧为夜半球。(2)结合上题分析,从B到C位置,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南移动到南回归线上,而M点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由于太阳直射点先接近M点所在纬度再远离,故M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再变小。由于太阳直射点始终向南移,故南半球出现昼变长夜变短。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及图示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较强,学生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公转轨道图上,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判断二分二至日;②根据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进而推理全年的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③掌握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判断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对于地球运动的试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对解题基本方法和规律的整理和归纳。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