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10:54:09
1、单选题 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这主要是因为
[???? ]
A、晴天地面辐射增强
B、晴天的大气辐射减弱
C、晴天大气逆辐射增强
D、晴天大气逆辐射减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图2表示不同地物辐射温度在一天内的变化状况。据此回答3—4题。
小题1:曲线①—④代表的地物分别可能是
A.沙地、湖泊、林地、草地
B.沙地、草地、林地、湖泊
C.草地、沙地、湖泊、林地
D.草地、林地、沙地、湖泊
小题2:图2显示
A.日出前各地物间的温差最大
B.日落后地物①的降温速度最快
C.地物③的辐射温度白天夜晚都最低
D.地物④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早于其他地物
参考答案:小题1:B小题1:B
本题解析:
(1)①地物辐射温度变化最大,④地物辐射温度变化最小,一天中温度的变化和比热容有关,根据温度的变化情况,①地物比热容最小,④地物比热容最大。所以,曲线①—④代表的地物分别可能是沙地、草地、林地、湖泊。
(2)由图可知,正午后各地物间的温差最大;日落后地物①的降温速度最快;地物③的辐射温度白天夜晚都不是最低的;地物③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早于其他地物。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12年12月15日,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江苏、北京、内蒙古自治区局部以及重庆中西部等多地遭遇了大雾天气,一些地方能见度还不足50米。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由材料可知,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原理是 ( )
A.昼夜温差较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较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朗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小题2: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小题1:该地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深秋初冬时节降水少,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水汽易凝结;晴天多,表层土壤松散干燥,易产生扬尘,凝结核较多。
小题2:雾的反射作用较强,使白天空气能见度降低。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省区夏季0 ℃层高度与河流年径流量组合图”,该省区是( )。
A.黑龙江
B.贵州
C.江苏
D.新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读图可知,夏季0℃层高度和河流年径流量关系密切,自1970年以来,夏季0℃层高度波动上升,说明夏季气温在波动上升,河流年径流量也在波动上升,说明河流的补给方式增加了冰雪融水补给,出现冰雪融水补给方式的地方在我国西北地区(新疆)或者东北地区(黑龙江),但该河流年径流量较大,可排除西北地区(新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放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小题2: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读图,根据图例分析,风功率密度等级最高的部分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区,西南部风功率密度等级最低。根据材料,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也就是从这个方向来的风最多,所以,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东北风,A对。其它选项对应方向上风功率密集等级较低,所以B、C、D错。
小题2: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风力发电站目前应选择容易开发,便于向我国陆上经济发达区输送电力的海域进行开发。读图可以判断,四地中只有②地距我国陆上经济发达区最近,且位于大陆架浅海区,所以最合理的是②地 ,B对。①地风功率密度等级较低,不是最适宜地区,A错。③地、④地距我国大陆远,不便于电力输送,C、D错。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