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10:51:31
1、单选题 当我国各地正值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时,长江三角洲地区盛行? (????? )
A.东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故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则为北半球冬至日,长三角受东亚季风影响,北半球冬季时盛行西北风。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正午太阳高度的特征判断季节,进一步推动东亚季风的风向。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如下)。读图,回答:
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时
A.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
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
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
D.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根据图示判断:①位于赤道,②位于南回归线,③位于北回归线,④位于北极圈。所以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其余三地正午太阳都位于正南;该学校为冬季。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与地球公转远日点最接近的节气(北半球)是(? )
A.春分
B.冬至
C.夏至
D.秋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地球公转接近远日点大约在7月初,最接近夏至日。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地球公转过程中经过远日点和近日点的大致时间,并结合二分二至日的大致时间比较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某日,我国北方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操场测量太阳高度:在巨型圆靶(图中的圈是以O为圆心,不同长度为半径的同心圆)上竖了一根竿子,A1,A2,A3,A4,A5分别是杆子顶点A在北京时间10:40,11:20,12:00,12:40,13:20观测时在地面上的轨迹。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在图中以0为原点,兴趣小组成员所画的正南方位(用虚线表示),最合理的是
A.南1
B.南2
C.南3
D.南4
小题2:当上题中竿子的日影子最短时,地球上晨线上的纬度如下图所示。已知K在H的西南方向,则图中点H的经度是:
?
A.125°E
B.55°W
C.120°E
D.115°E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太阳视运动确定地理方向。根据图中A2和A3的影子长度相等,则A2和A3是相对于正午对称的两个时刻。A2和A3之间为正北方向,则南2为正南方向。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根据A2和A3的北京时间为11:20和12:00,则该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1:40。根据K在H的西南方向,K点位于晨线和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00,则该地经度为35°E,H点经度位于东方90°,所以为125°E。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轴的空间位置随季节而变化,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B.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C.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为23时56分4秒,叫做1个恒星日
D.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相同,自转线速度不相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
A.地轴是一个假象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延长线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B.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逆时针);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也是自西向东自转(顺时针)。
C.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为23时56分4秒,叫做1个恒星日。正确。
D.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相同,为15度每小时(南北两极除外),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地理基本规律的考查。另外本题还可考查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区别。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