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10:45:13
1、单选题 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其原因是
A,白天、夜间皆为阴天 B.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强
C.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D.大气的吸收作用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霜冻多出现在晴天的夜晚,主要是由于晴天晚上云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应差,故强烈降温,而容易出现霜冻。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大气热力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实例。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
A.东风
B.西风
C.冬季风
D.夏季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玉门关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位于非季风区内,故夏季风不能到达。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影响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北半球气压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1)分析图中实线内气压场和虚线内气压场各自出现的季节和成因。(4分)
(2)7月份亚洲大陆上的气压系统位于图中甲、乙、丙、丁、戊、己的何处?说明你的判断理由。(4分)
(3)当戊气压中心势力最强时,哈尔滨昼夜长短状况为 ,东亚和南亚的风向分别是 、 ;(4分)
参考答案:(1)实线:1月前后,冬季,亚欧大陆温度低,气压高,切断副极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气压场分布的地理位置,根据经纬网进行区域定位,甲乙处为亚欧大陆,丙戊处为太平洋。夏季陆地气温高,气压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气压高。所以判读如下:实线:1月前后,冬季,亚欧大陆温度低,气压高,切断副极地低气压而形成 虚线:7月前后,夏季,亚欧大陆气温高,气压低,切断副热带高气压而形成。
(2)根据上题判读,7月份亚洲大陆上的气压系统位于图中乙处。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印度低压。
(3)当戊气压中心势力最强时,为北半球夏季,所以哈尔滨昼夜长短状况为昼长夜短,东亚和南亚的风向分别是东南风和西南风。
考点:本题考查了海陆分布对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季风环流。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熟悉海陆热力差异对高低压形成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最有可能出现降水的地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若甲所在天气系统越来越强大并向北移动,那么下列现象最可能的是
A.南亚进入旱季
B.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C.我国东部普遍受寒潮影响
D.我国东部秋高气爽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根据等压线判断,甲处是高压脊,不会有降水,A错。乙是低压槽,可能有降水,B对。丙是高压中心控制,晴天,C错。丁是高压脊,不会降水,D错。
【小题2】若甲所在天气系统越来越强大并向北移动,说明副高向北移动,北半球是夏季,南亚进入雨季,A错。夏季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B对。我国东部普通受夏季风影响,C错。我国东部正值夏季,D错。
考点: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常见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4分)下图表示某地2013年5月15日14:00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5月14日夜间至15日,甲地出现降雪.降雨.大风天气。
(1)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6分)
(2)图示时刻,甲.乙两地气温较低的是 ,简述成因。(8分)
参考答案:(1)东部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3分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等压线可知,东部乙地气压高于1020pa,高压为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西部气压低于990pa,中心为低压,等压线稠密,气压梯度力大。
(2)甲地受冷锋影响,形成强降水,云层较厚对太阳辐射反射作用强;乙地受高压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乙比甲地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
考点:等压线图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