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10:39:35
1、单选题 读图6“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问题。
1.关于图中所反映信息表述正确的是2.为发展旅游业,该地区打算修一条直达山顶(840m处)的观光索道,合适的选线是3.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的流向为从东北流向西南后再向南
B.陡崖的相对高度为大于400米,小于600米
C.①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比②地多
D.甲丙两地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海上日出
E.从甲处到山顶
F.从乙处到山顶
G.从丙处到山顶
H.从丁处到山顶
I.①地区利用地形发展梯田,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G.②地区开发金矿资源,大力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甲地区可发展观光农业,开发生态农业旅游
丁地区建一个以观瀑布为主题的公园,发展旅游业
参考答案:1. C
2. B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河流存在于山谷中,且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故河流流向为由南向北,再向东流,故A项错误;陡崖高度的计算可根据公式:(n一1)×d≤H<(n+1)×d计算,其中n为陡崖处等高线重合的条数,d为等高距,计算可得200≤H<400,故B项错误;夏季时,我国东部沿海日出东北方向,甲地海拔低于其东北地区,此季节甲地不能看到海上日出,故D项错误;此地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受季风影响,夏季吹东南风,①地处在迎风坡,降水比②地多,C项正确。
2.本题可采用排除法。修建观光索道一般要符合以下原则:一是要有足够长度的游览距离,二是两点之间地形落差不能大太,三是中间不能经过凸出的地形。甲处到山顶,游览距离较短,地形较陡且地形变化幅度较大,故A项错误;丁地到山顶要经过陡崖处,垂直坡度大,安全系数低,不适宜,故D错误;丙处海拔较高且离山顶较近,游览价值较小,故C错误。只有从乙处到山顶,距离较远,中间经过山谷地带,两点之间地形落差不大,B正确。
3.梯田应位于坡度较缓地区,坡度大于25°的地区开辟梯田容易造成水土流失,①地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不适宜修建梯田,故A错误;②地矿产资源丰富,但地处河流中上游,若此处发展工业易对下游水体造成污染,故B错误;丁地区有陡崖,但并无河流经过,因此没有形成瀑布,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图的综合应用。
点评:本题考点较多,有一定难度,属于等高线综合分析的常规考点,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①掌握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的关系;②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③山地迎风坡的判断方法;④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日出方向的年变化规律;⑤索道建设的基本要求;⑥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内容。注意充分利于等高线图示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回答下面问题
1.以上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的是2.据图①②的信息,推断A在B的_____,D在C的_____.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E.东北方? 东南方
F.西北方? 东南方
G.西北方? 东北方
H.东北方? 东南方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1.图①阴影是东半球,则两边线一定为西经20度和东经160,图中90度经线必为西经,则图左下阴影和非阴影交界线距离西经90近,为西经20度,自转方向从西经90度转向西经20度,逆时针,为北半球;类似的图②为南半球;图③阴影和非阴影界线一条为东经90度,另一条一定为180度,判断地球顺时针自传,为南半球;图④根据地球晨线判断逆时针自传,故为北半球。本题选C。
2.图①极点为北极点,逆时针自传,A在B的偏西、偏北方向,同理D在C的东北方向。本题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题。
【小题1】若要完整表示P点附近的海水深度变化,应再补画几条等深线( )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小题2】P点附近的海底地形是( )
A.海岭
B.海沟
C.海盆
D.大陆架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要运用等高线(等 深线)图同图等距(即同一等高线图中等高距相同)的特征来解答,根据图示等高距应为1000米,图示P点水深与已有的等深线4000米的深度差6000米以上,故应补画6条等深线。
【小题2】利用图名(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及海底深度很容易判断出该地海底地形类型,而且还能根据图中10°N纬度和海底深度10497米判断该海沟即为菲律宾海沟。
考点:该题组考查了等高线(等深线)和海底地形知识的判断与运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等值线的典型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同图等距”的基本原理,并能根据等深线的分布特征和海底深度进而判断海底地形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示意某地1-7月多年平均气温日变化(单位:℃)。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据图推测,M值是
A.12℃
B.13 ℃
C.l4℃
D.15 ℃
【小题2】4月5日前后,该地昼长最接近
A.8小时
B.11小时
C.14小时
D.16小时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图中M等值线位于12°C和13°C等值线之间,根据等值线的一般规律可知,M数值应为12°C或13°C;此时为7月,该地气温较高,M数值应为13°C。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4月份时,该地大约5点前后气温开始升高,说明此时该地日出,则该地昼长最接近14小时。
考点:等温线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某校学习小组野外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问题。
1.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2.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A.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B.②地坡度最陡
C.③地分布有茶园
D.④地是观赏瀑布最佳位置
E.450米
F.500米
G.550米
H.600米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
1.从等线的走向可以看出为东北地区高,所以河流在①处的流向为从东北流向西南。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所以四地中④地最陡。瀑布应在断层、陡崖处。
2.考察线路最高处在④地,最低处在①附近,二地相差4条等高线,所以高差范围应该是大于300米,小于500米。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