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10:36:18
1、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甲图所示地区是著名的棉花产区,但大面积种植棉花引发了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该地区大量种植一种根深叶茂的草,农业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生态环境也逐渐好转。
材料二:乙图是甲图中M城的气候统计资料。
请回答:
(1)描述M城的气候特点。(8分)
(2)分析图示棉花种植区的不利自然条件。材料一中的“变化”是指什么?(8分)
(3)材料一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最有可能是什么?为什么近年来生态环境逐渐好转?(6分)
(4)分析甲图中沿海地区沼泽的成因。(8分)
参考答案:
(1)夏季高温,冬季温和;(2分)气温年较差小;(2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气候特点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描述,M城位于美国东南地区,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应该具备亚热带湿润气候特点。看乙图,气温上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小;降水上全年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
(2)种植业的自然条件一般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地形上,图示棉花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山区面积大,地势起伏较大,不利于棉花种植;气候上,秋季降水多,影响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材料一中的“变化”是指减少种植棉花,增大种植牧草,即植业比重下降,畜牧业比重上升。
(3)甲图中棉花产区主要分布在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大面积种植棉花可导致自然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故最有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从材料看,近年来该地生态环境逐渐好转是因为大量种草的缘故,因为草的深根可以固结土壤不使之流失,叶茂可以减弱暴雨冲刷土壤,可有效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
(4)沼泽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低洼地长期积水所致,该地地势低洼、水源丰富是形成沼泽的主要原因。地势低洼是由于地处沿海地区,河网密布;丰富的水源主要来自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量大和飓风、风暴潮带来大量的降水和海水。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2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南美部分区域及亚松森气候资料图。图中巴拉圭盆地内有世界面积最大的潘塔纳尔湿地,范围涉及巴西、玻利维亚及巴拉圭等多个国家。总面积达24200平方千米,是全球最丰富的水生植物分布地区。
(1)说出潘塔纳尔湿地面积的季节变化规律。(2分)
(2)试评价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发展钢铁工业的条件。(8分)
(3)归纳巴西利亚城市径流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
(4)若将现有玉米生产用地向西、向北扩展,你认为对当地地理环境会造成哪些影响。(6分)
参考答案:(1)季节变化大;(1分)雨季(南半球夏季)扩大,旱季(南半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湿地面积随河流来水量及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当地及河流上游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有明显的旱雨季变化,相应的湿地面积发生变化。雨季(南半球夏季)扩大,旱季(南半球冬季)缩小。
(2)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原料、能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产业政策、生产协作与产业基础等。作为评价题要回答区位条件中的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有利条件:铁矿丰富;海运便利;市场广阔;劳动力素质高等。不利条件:煤炭缺乏(能源不足)等。
(3)表中蒸发量减少(植物蒸腾减弱,植被面积缩小)、地表径流明显增加,地下径流减少。与城区面积扩大,地面硬化,植被覆盖率下降有直接关系。特点:地表径流不断增加;地下径流不断减少。 原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增加,城市绿地减少;地面石化,导致地表水和雨水下渗量减少。
(4)玉米生产用地扩大,主要靠开垦荒地扩大种植面积,从破坏草场、湿地角度回答。耕地的扩展,会破坏湿地,引起旱涝灾害增多;气候变干;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
考点:湿地、工业区位因素、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图中( )
A.①比②气温高
B.②比③气温低
C.③比④气压低
D.④比①气压高
【小题2】图中( )
A.海陆间气压差异的成因与南亚西南季风的成因相同
B.③地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形成对流雨
C.气流流向为:②→①→④→③→②
D.等压面分布状况可以出现在夏季的夜晚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②海拔低于①,气温高;根据等压面弯曲方向可知,近地面同高度③处气压高于②处,说明③处气流下沉,②处气流上升,说明②处温度高于③处;③地海拔低于④地,气压高;④地气压高于①地。
【小题2】图中海陆间气压差异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南亚季风的成因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从上述分析可知,近地面③地气压高于②地,因此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图中气流流向为③④→②①。
考点:热力环流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地降水量的差值可能是( )
A.80 mm
B.190 mm
C.310 mm
D.430 mm
【小题2】甲处附近年等降水量线密集的原因是( )
A.河流提供大量水汽
B.气流抬升作用明显
C.冷暖气团频繁相遇
D.森林植被覆盖率高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按某一递增或递减顺序变化。图中等值差是50mm,甲地的降水量可能是350-400mm之间。乙地降水量位于400-450mm之间。可以判断甲乙之间降水量差值在0-100mm之间,选项A对。
【小题2】图中甲处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河流密度小,水汽少,A错。受地形阻挡,气流抬升作用明显,降水较多,B对。这里距海洋远,接近非季风区,冷暖扭转相遇少,C错。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少,覆盖率低,D错。
考点:等值线图的判读,影响降水量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每年的二、三月份,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地板、墙壁会出现大量水珠,这种现象被称为“回南天”。这种现象主要与??????有关。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静止锋活动
D.反气旋控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地板、墙壁会出现大量水珠,这种现象被称为 "回南天",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即可知与暖锋过境有关。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