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10:33:20
1、综合题 下图为“美国中部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26分)
?
(1)左图中①②两地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4分)
(2)图中两个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都属于????????????????????????,其主要特征是
?????????????????????????????????????????????????????????????????????。(6分)
(3)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6分)
(4)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的主要不利因素为?????????????????????????????。(2分)
(5)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 ? | 纬度 | 地形 | 土壤 有机质 | 降水量(mm) | 无霜期(天) | 玉米 面积 | 玉米 单产 |
| 美国玉米带 | 37°N~45°N | 平原 | 3%~6% | 500~700 | 160~200 | 50% | 7500kg/公顷 |
| 中国玉米带 | 42°N~46°N | 平原 | 2% | 450~650 | 130~145 | 50%~60% | 6750kg/公顷 |
参考答案:
(1)玉米??小麦(春小麦)
(2)商品谷物农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1)左图表示美国中部的玉米带和小麦带;
(2)图示美国中部的玉米带小麦带和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都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其生产特征:从生产规模、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等方面分析。
(3)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
(4)东北平原由于所处纬度高,故热量不足成为限制农业生产的最大限制性因素。
(5)影响美国玉米带单产高的自然条件从表格资料:热量条件、土壤条件、降水条件等方面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1)一(5)题(共22分)
材料一?东南亚部分岛屿图
材料二?“烧芭”是印尼悠久的传统农业文化,每年6月至8月是印尼的干旱季节,苏门答腊岛山脉东侧当地民众在森林山地放火“烧芭”,利用燃烧的灰烬作为“天然”肥料,以利耕作。几年后,田薄地衰,山民便弃之不顾,转而另辟新地,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
2013年6月21日,央视新闻报道:过去一周,新加坡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整个城市笼罩在烟雾中,明媚、干净、整洁的“狮城”成了“雾都”。
材料三?应新加坡的要求,印尼拿出整治措施:措施一:印尼苏门答腊岛山脉东侧当地民 众改变农作物种植时间,避开旱季收获;措施二:“烧芭”地改为加里曼丹岛。
(1)“烧芭”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2分)
A.水稻种植业
B.热带种植园农业
C.集约农业
D.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2)分析每年6月至8月苏门答腊岛山脉东侧为干旱季节的成因(6分)
(3)试述烟雾对新加坡产生的危害(4分)
(4)解释材料三中两项措施是否合理(6分)
参考答案:
(1)D(2分)
(2)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终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二分析,当地传统农业是烧荒,田地衰薄后,则另辟新地,属于热带雨林迁移农业。所以选D。
(2)读图,赤道穿过该岛,所以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蒸发旺盛。每年6月至8月,赤道低压北移,东南信风北移,右偏为西南风,苏门答腊岛山脉东侧为西南风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相对少,形成干季。
(3)烟雾影响视线,所以影响交通运输业,影响旅游业发展,同时烟雾也危害人体健康等。
(4)改变种植时间后,收获时却是多雨,不宜作物的收获。所以措施一不合理。
新加坡为西南风的上风向,加里曼丹岛为西南风的下风向。来自加里曼丹岛的烟雾,不会吹向新加坡,能减轻对新加坡的影响,由此看措施二合理。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世界地图,回答有关问题。(14分)
(1)A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 。这里________?灾害频繁,故水利工程量大;这里的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虽不高,但依靠农民的___________?,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2)B地是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其发展的主要自然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
(3)D地区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回答三点,即可得6分)
参考答案:
(1)季风水田农业??水旱???传统经验,精耕细作?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右图,回答题.
小题1:M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小题2:M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
A.当地广阔的市场
B.便利的交通运输
C.先进的科技
D.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
小题3:与M区域农业发展的背景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A.工业化的发展
B.城市化的进程
C.世界经济全球化
D.国际局势多极化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M区域地处美国中央大平原,地形平坦,地广人稀,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
小题2:M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当地广阔的市场,因为M区域地广人稀,对粮食需求少。M区域农业生产的特点有以下几点:①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②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③科技水平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④交通便利;⑤市场广阔;⑥工业比较发达。
小题3:M区域农业发展的背景与国际形势关系不大。
点评:本题组难度居中,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掌握美国主要农业带的分布。
美国主要农业带(区)的分布与发展条件评价: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
B.水稻种植业主要以大农场经营为主
C.要使水稻稳产,政府需大力投资水利工程建设
D.水稻种植业属密集农业、自给农业、种植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水稻是喜高温且需水量很大的作物,主要分布于亚洲季风气候区,故A项正确;季风气候区水旱灾害多发,所以水利工程是水稻高产稳产的保障,故C项正确;水稻种植业按投入和产出分类属密集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属自给农业,按生产对象分类属于种植业,所以D项正确;水稻生产因人多地少,多以家庭为单位,属于小农经营,所以B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