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10:32:01
1、单选题 读图“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题。
1.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2.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3.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温带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荒漠,其人为原因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劳动力丰富
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E.①②
F.②③
G.③④
H.①④
I.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G.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过渡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参考答案:1. A
2. B
3. D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的河流轮廓和经纬度位置判断,图示A表示我国宁夏平原,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故利于糖分积累。
2.引起土壤盐碱化的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而人为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故选B项。
3.图示B地区位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自然植被为草原,但由于人类活动过度破坏植被而导致了土地退化。
考点:本题考查了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点评:本题以我国西北某区域为载体考查该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答时要结合西北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果实质量高;环境问题除自然原因之外最主要的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该图是某群岛白昼长短月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小题1:该群岛大致位于
A.66°34′N
B.70°N
C.85°N
D.85°S
小题2:该群岛上,七月份炊烟飘扬的方向是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参考答案:小题1:C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小题1:图示该地区5—8月出现极昼,而11—2月出现极夜现象,判断该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内,且极昼极夜期较长,故判断距离北极点较近,故选C项。
小题2:结合该地区的位置位于北半球的高纬地区,故受北极的极地东风影响,北半球盛行东北风,故炊烟向西南方向飘。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世界风带的分布,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城市中,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郑州?????????????? B.新加坡?????? C.广州???????????? D.哈尔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距离南回归线越近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昼夜半球示意图”(如图所示,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问题。(10分)
(1) 甲图为???月????日(1分)前后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此时地球公转到,?????(近日或远日)点附近。
(2) 乙图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全球分布是????????????。
(3) 丙图节气为北半球的????????,AB线是?????????(晨或昏)线,此时C点的时刻
为 ???????????点。
(4) 在上述三幅图中,洋浦昼长时间按由长到短的顺序排列依次是???????、????????、???????。(填写代号)??
参考答案:(1)6.22(1分)???远日(1分)
(2)赤道(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断。(1)图示甲图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此时地球公转接近远日点(7月初)。(2)乙图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判断为春秋分日,故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点(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3)丙图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图示顺着自转方向,经过AB线由昼半球即将转变为夜半球,故判断为昏线;图示C为太阳直射的经线,即地方时12时。(4)夏至日为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冬至日为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示意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分析回答题。
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处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赤道上昼夜平分
B.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D.北极圈及其以北到处都是极昼现象
小题2:当太阳直射点由d→a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增大
B.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逐步加大
C.全球逐渐趋向昼夜平分
D.地球公转逐渐趋向近日点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处在d位置时,时间为12月22日,节气为冬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南极圈及其以南到处都是极昼现象,北极圈及其以北到处都是极夜现象,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小题2:当太阳直射点由d→a移动时,太阳直射点北移,但仍在南半球,此过程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减小,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仍昼短夜长;由于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故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逐步变小,全球逐渐趋向昼夜平分,地球公转先趋向近日点,后远离近日点。
点评:本题难度居中,属于地理规律的考查,学生只要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与正午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的变化之间的规律即可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