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10:30:42
1、综合题 (30分)读下列二幅图,完成下列(1)--(4)题。
(1)请判断图甲所示季节为北半球 ,此时,影响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切断了 气压带,此时东亚盛行 风,南亚盛行 风。(8分)
(2)在图甲甲乙丙丁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 ,丙地吹 风。在图乙中,日本本州岛的北部沿岸冬季多雨雪,这与冬季风途经 海,带来丰富的 有很大关系。(8分)
(3)图甲中丁地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请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4)结合图乙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北海道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自然原因(8分)
参考答案:(1)冬 副极地低 西北 东北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分析图甲可知:此季节亚欧大陆上形成高压中心,说明为冬季;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切副极地低气压带,此时东亚盛行西北风,南亚盛行东北风;
(2)由图甲中的等压线疏密可知甲乙丙丁四处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为甲>丙>丁>乙,但是甲处受地形的阻挡很强,而丙位于海洋上,摩擦力很小,所以风速最大的是丙,过丙所在等压线做垂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向左偏约30°夹角即为丙地的风向,为东南风;在图乙中,日本本州岛的北部沿岸冬季多雨雪,这与冬季风途经日本海,带来丰富水汽的有很大关系;
(3)图甲中丁地附近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原因是: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有丰富的地形雨;有沿岸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4)天然渔场形成的自然原因有三类:①沿海大陆架海域,光照充足,浮游生物多;②河流入海口附近,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③洋流影响形成:暖寒流交汇处或盛行上升洋流,将海底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给鱼类提供饵料。
考点:考查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及季风的形成,风速大小的判断,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点评:第一题类似于填空题,目的在于认识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及东亚和南亚季风的形成;做第二题时应注意,风速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但与下垫面有很大的关系,风向的确定时,要注意做辅助线,特别是等压线弯曲时要过某地所在的点先做切线,再做垂线;第三题考查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分异规律,要注意熟悉;第四题考查世界著名渔场形成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自然界中水循环的原动力是:
[?????]
A.大气环流
B.地球引力
C.气候变暖
D.太阳辐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河流中,主要参与内陆水循环的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是信风带中的某海区水温空间分布(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甲处的水温最可能为( )
A.16.5℃
B.17.5℃
C.18.5℃
D.19.5℃
【小题2】图示海区表层洋流性质和位置可能是( )
A.暖流,北半球大洋西岸
B.暖流,南半球大洋西岸
C.寒流,南半球大洋西岸
D.寒流,北半球大洋东岸
【小题3】图中洋流流经沿岸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有( )
①热带季风气候 ②热带雨林气候 ③热带沙漠气候 ④热带草原气候
A.①②
B.①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相同,所以图中洋流由高温海区流向低温海区,应为暖流,暖流有增温作用,温度较高(如下图),故而其取值范围是19℃~20℃之间,因此选D项。
【小题2】根据等温线和指向标分析,该海区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变小,洋流位于南半球,,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杨柳为暖流,结合选项,B项正确。
【小题3】南半球没有热带季风气候,且热带季风气候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与洋流无关;热带沙漠气候受寒流降温减湿影响,故①③错,选D项。
考点:等值线图判读、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气候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各题
小题1:下列选项中数码代表的环节都属于大循环的是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⑥
C.③④⑤⑦
D.④⑤⑥⑦
小题2:“清江隔河岩大坝”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
A.①环节
B.④环节
C.⑤环节
D.⑦环节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小题1: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属于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的环节有: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清江隔河岩大坝”属于人类对水循环地表径流的改造。图中④为地表径流。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