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10:29:23
1、单选题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长江入海口处的沙洲最终会和哪一岸相连
A.北岸
B.南岸
C.东岸
D.西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长江入海口处的水流向南岸偏,造成南岸流水侵蚀严重,北岸泥沙沉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汶川地震参数,回答2~3题。
| 时间 |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北京时间) |
| 震中位置 | 31°N,103°E(青藏高原东部的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 |
| 震源 | 33km |
| 震级 | 里氏8.0级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地方时差的计算。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根据103°E与北京时间120°E的位置相差17°,时间晚68分钟。所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映秀镇的地方时约是13时20分。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
小题2:根据汶川地震的震源深度33km判断,汶川大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据上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
小题2:上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小题1:在北半球观察北极星的仰角度数与当地纬度一致,依据图中北极星的视角较低,可推知该摄影师拍摄地点位于北半球低纬地区。
小题2:以遥远的恒星作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为360 °,用时约24小时,即15°/1小时。a恒星视运动转过角度约50°,拍摄时间为3个多小时。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曲线表示北半球某地大棚中Ⅰ昼夜温度变化;Ⅱ光照强度;Ⅲ农作物吸收CO2的变化,读图回答5题:
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且昼长夜短。
B.a点的形成是由夜间的低温造成的。
C.在从时间轴上的c点开始合成有机物,到e点有机物的合成终止。
D.增大曲线Ⅲ与时间轴所围成的正面积措施包括提高光照强度,CO2浓度和充足的水分供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根据图示植物白天吸收二氧化碳多,夜间排放二氧化碳多。在从时间轴上的c点表示吸收二氧化碳大量开始大于排放二氧化碳量,e点表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开始大于吸收量,并不是表示开始和结束光合作用。该地光照时间大于12小时,该地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北半球。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中斜线部分表示1月14日,非斜线部分表示1月15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25--27题。
小题1:此时北京时间是
A.1月15日14时
B.1月15日15时
C.1月15日20时
D.1月14日16时
小题2:有关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正确的是
A.C>B>A? B.A>B>C? C.B>A>C? D.B>C>A
小题3:有关A、B、C三点昼长状况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C? B.C>B>A? C.B>A>C ?D.B>C>A
参考答案:小题1:A小题1:B小题1:A
本题解析:小题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得知图示为北半球,西经90°为0时,所以太阳直射在东经90°,所以北京时间为1月15日14时。小题1:距离直射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所以A、B、C三地,距离太阳直射纬度越来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故本题B正确。小题1:太阳直射南半球上,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故本题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