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10:26:04
1、单选题 下表为12~2月三地昼长和正午日影长短变化状况。据表,有关①、②、③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地点 | 昼长 | 正午日影长度 |
| ① | 先增长,后减短 | 先增大,后减小 |
| ② | 不变 | 先减小,后增大 |
| ③ | 先减短,后增长 | 先增大,后减小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2~2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期间,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且昼长先增长,后减小。①地昼长先增长,后减短,可能位于南半球。正午日影先增大,后减小,说明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但不能判断远近,A错。②地昼长不变,可能在赤道上,或是在南极点附近,B错。根据③地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可以得出C对。三地正午日影有朝南或朝北的可能,D错。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日影朝向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右图为昼半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点为北极点
B.O点为直射点
C.圆GFHE为赤道
D.圆GFHE为经线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该图为昼半球,O点位于该图中心,为太阳直射点,因太阳直射纬度≤23°26′,因此,O点不可能是极点,图中最外围大圆也不可能是赤道或经线圈。
考点:昼半球光照图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图中A、B、C、D四地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地既在东半球又在南半球
B.图中B地经纬度是(30°N,135°W)
C.图中C地处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D.图中D地处在南半球的热带地区
【小题2】如果从图中的B地经过C地再到D地,则走向是( )
A.东南
B.西北
C.先东南后东北
D.先东北后东南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经度的分布规律可知,沿自转方向东经数值增加,西经数值减小,所以自转方向呈顺时针,是南半球,A经度是135ºE,位于东半球,故A正确。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和上题可知,从B到C是向东南方向,从C到D是东北方向,故C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面图A为“地球某日昼夜情况示意图”,N为北极,S为南极,P为120°E经线和晨线的交点。图B表示四地旗杆的日影(图中短粗线)朝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从该日开始P点向北极点移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B.北京日出越来越晚
C.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D.地球公转由快到慢
【小题2】 当P点地方时为6月22日9点时,图B中影子朝向正确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图示北极有极昼现象,若从该日开始P点向北极点移动,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A、 C错。北京日出越来越晚,B对。地球公转先是由快到慢,然后由慢到快,D错。
【小题2】读图,结合材料,P点经度为120°E经线,当P点地方时为6月22日9点时,75°E时刻为6点,太阳位于东方,甲影子朝向西方,A错。105°E为8点,太阳位于东南方向,乙影子朝向西北方向,B错。15°W为0点,结合纬度,丙有极昼现象,影子朝正南,C错。165°E为12点,丁在南半球,影子朝正南,D对。
考点:地球运动的特点,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日出方向与影子朝向。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正确表示水平运动物体偏移的是:(图中实线表示偏移方向,0°表示赤道)
① ② ③ ④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向。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