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15 06:44:01
1、单选题 读图回答甲处的地质构造的形成及其上部缺失的地质过程是:( )
①水平挤压 ②水平拉伸 ③地壳下降 ④地壳上升 ⑤外力侵蚀 ⑥外力沉积
A.②④⑥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读图,甲处岩层向下凹,是向斜构造,是岩层受水平挤压形成,①对。水平拉伸形成的是断裂或断层,②错。顶部岩层有缺失,说明地壳上升,受外力侵蚀作用,④、⑤对,③、⑥错。所以B对。
考点:地质构造及形成过程,主要地质作用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某地质勘探小组沿着自西向东方向,在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A、B、C三处对我国某地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数据如下表。当地表层为潮湿、黏稠的红土土壤,其下为沉积岩层,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回答各题。
| 地点 | A | B | C |
| 海拔(m) | 400 | 250 | 460 |
| 某沉积岩埋藏深度(m) | 412 | 73 | 421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表中数据可知,B处海拔比两侧的A、C两处低,可判断为谷地;B处沉岩层的埋藏深度比两侧的A、C两处高,该段岩层向上凸起,可判断为背斜,故选B。
【小题2】根据材料中提到的“当地潮湿、黏稠的红色土壤”可以判断该地位于我国江南地区,该地区土壤呈酸性,适宜茶叶生长,故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区域农业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图中甲、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
(2)写出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名称。
甲 ;乙 ;丙 ;
(3)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
(4)在图中②、③ 两处标出箭头,表示水汽运动方向,使它构成一个完整的海陆间循环;并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是 ;②是 ;③是 。
参考答案:(1)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2)向斜 ;断层 ;背斜 (3分)
(3)丙(1分)
(4)②←(1分);③↑(1分) ①地表径流;②水汽输送;③海水蒸发(3分)
本题解析:由于地壳运动过程中的挤压力作用而导致岩层发生弯曲。(2)图示甲处中间岩层向下凹,故判断为向斜;乙处岩层断裂、错位,判断为断层;丙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判断为背斜。(3)背斜的拱形弯曲能起支撑作用,符合力学原理,且能引导地下水向两边流,故适宜间隧道。(4)结合图示的水循环环节,③表示海洋水汽蒸发;②表示水汽输送,应有海洋指向陆地。①表示地表径流。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和水循环。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岩层的变形和变位,判断地质构造,并结合水循环的图示判断水循环的环节等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确定向斜的最可靠的依据是( )
A.岩层向上拱起
B.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部分岩层较老
C.在地形上为山峰和山岭
D.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在地形上背斜也会形成山岭,故AC错;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的是背斜的岩石分布特征,D错;故选择B。
考点: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第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 )
①a处可能为变质岩 ②b处向下钻探可能找到石油
③c处可以挖南北向的地下隧道 ④c处比b处易被侵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小题2】图示区域( )
A.位于北半球
B.此季节,陆地西部地区温和湿润
C.自然带呈现出明显的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D.若山区植被遭到破坏,则d处河流三角洲会减缓向海洋延伸的速度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分析,根据图例,a处下面是花岗岩,说明这里有岩浆活动,所以可能形成变质岩,① 对。b处是背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下钻探可能找到石油,②对。
c处是向斜构造,是储水构造,挖地下隧道可以会变成“水道”,③错。c处向斜,岩层受挤压,比较紧密,不易被侵蚀, b处是背斜,受张力作用,岩层较松散,易被侵蚀,④错。所以A对。B、C、D错。
【小题2】读图,30°纬线附近,大陆西岸洋流向北流,只能分布在南半球,A错。根据图中等温线凸出方向,南半球等温线海洋部分向高纬凸出,陆地向低纬凸出,所以南半球是冬季,西部地区是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B对。由图中等高线数值判断,图示区地势东高西低,山地垂直变化显著,自然带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贫民规律。C错。若植被破坏,则水土流失多,河流三角洲会加快向海洋的延伸速度,D错。
考点:该题考查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