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15 06:42:33
1、单选题 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西向东呈现出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的更替,其自然带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A.水分
B.纬度
C.热量
D.海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西向东呈现出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的更替,其自然带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水分。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结合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特征分析即可,题文中提到的是东西差异,其自然带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水分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回答第17-18题。
小题1:图中从B地到A地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
小题2:影响图中从C地到D地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热状况随高度增加而变化
C.水分条件
D.地形起伏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布。
小题1:从B地到A地的自然景观变化呈南北有规律的变化为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故选A项。
小题2:从C地到D地自然景观变化呈东西方向由沿海向内陆的递变,主要由水分条件由沿海向内陆的减少而形成。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据此回答1—3题。
1、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 ]
[? ]
[? ]
参考答案:1、A
2、D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题。
小题1:按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小题2: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
B.水分
C.坡向
D.地形
小题3: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
B.海拔高度低
C.处于阴坡
D.处于背风坡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山麓地区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的水平带一致,同一自然带的分布,纬度越高,其海拔越低。
小题2:不同纬度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差异,影响因素是热量和水分条件的组合,热量因素是主要的。
小题3:苔原带的缺失是由于丙山所在的纬度低,气温高,而山脉的高度不够,达不到苔原带所需要的较低温度。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基本规律,并掌握影响自然带非地带性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加强对自然带分布基本规律的归纳与总结。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
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带分异。从赤道向高纬,随着纬度的增加山麓地带的热量也逐渐减少;故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也会逐渐降低。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