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15 06:36:24
1、单选题 读安徽省农业虫害发生和≥10℃积温等值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农业虫害主要发生于2.该农业虫害,最有可能危害
A.4 600~4 800≥10℃积温等值线之间的区域
B.4 800~5 000≥10℃积温等值线之间的区域
C.4 800~5 200≥10℃积温等值线之间的区域
D.5 000~5 200≥10℃积温等值线之间的区域
E.水稻和棉花
F.小麦和谷子
G.大豆和棉花
H.花卉和乔木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1.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分布判断。农业虫害主要发生于4 800~5 200≥10℃积温等值线之间的区域。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根据图中病虫害的分布位置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主要农作我有水稻和棉花。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回答3小题。
【小题1】甲、乙、丙三艘船同时沿纬线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小题2】若图中甲、乙、丙三处阴影面积相同,则关于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D.乙的比例尺最小
【小题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区域附近有白令海峡
B.乙区域为印度洋
C.从乙地到丙地日期加一天
D.从乙地到丙地地方时加一小时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图。
【小题1】由于纬线长度的规律:纬度越低,纬线越长;故图示乙船的航线距离最长,说明速度最快;
【小题2】图幅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实际范围越小;图示甲乙丙三处阴影部分的实际范围由大到小为乙>丙>甲,说明比例尺由大到小为甲>丙>乙。故选D项。
【小题3】结合经纬度位置判断:乙位于太平洋中间;错误;C项乙到丙向东跨越日界线,日期减一天;错误;D项乙和丙属于同一个时区,时间相同;错误。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下题。
1.图中区域大部分位于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E.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F.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G.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H.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的线速度是1670km/h,图示的线速度大约是地球的一半左右,应是中纬度地区;且其线速度的变化自南向北递减,是北半球。选A正确。
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a的自转的线速度大于b 地,说明a的海拔高。选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自转速度。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每天,我们见到太阳东升西落,实质上是( )的体现。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C.南半球的太阳是西升东落
D.地球不透明
【小题2】当地的地理纬度是( )
A.50°N
B.40°S
C.40°N
D.45°N
【小题3】①②③三条太阳视运动曲线中,表示夏至日的是( )
A.①
B.②
C.③
D.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地方时差等,地球公转运动产生了昼夜长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季节更替,五带的划分。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根据当地北极星的仰角为40°,只有北半球能看到北极星,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根据北极星仰角确定地理纬度,北极星的仰角为40°,说明当地的地理纬度为40°。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①表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视运动轨迹,白昼时间也最长。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