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15 06:34:38
1、单选题 莫霍面上下两侧名称分别是
A.地幔和地壳
B.岩石圈和地壳
C.地幔和地核
D.地壳和地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莫霍面以上为地壳,以下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上为地幔,以下为地核。地幔位于莫霍面以下,古登堡面以上。
考点:地球的内部圈层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位置,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识记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地幔与地壳的界面是莫霍界面,地幔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某区域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图中所示小河的流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南向北
C.自西北向东南
D.自东南向西北
【小题2】量得甲、乙两山图上直线距离为3厘米,则其实际距离大约是( )
A.45 km
B.4.5 km
C.450 m
D.45 m
【小题3】(原创)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至少是( )
A.100 m
B.200 m
C.300 m
D.400 m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河流是由高处向低处流的,由等高线及海拔可以看出:图示河流由西北向东南流。选C正确。
【小题2】图示比例尺是1:150000,即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1.5km;甲、乙两山图上直线距离为3厘米,由此可算出甲乙两山的实际距离是4.5 km。选B正确。
【小题3】图中陡崖有3条等高线交汇,图示等高距是100米,陡崖的相对高度在(3-1)*100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对图中各地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A.①为山脊
B.②为鞍部
C.③为陡崖
D.④为山谷
【小题2】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A.40m
B.45m
C.55m
D.65m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1地等高线向海拔降低的方向弯曲,“凸低则高”,代表山脊。2处没有位于两个山顶之间,P为山坡上的小凹地,A为山坡上的小高地,故2地不属于鞍部地形。3处并非等高线重合处(陡崖),故3位于陡崖下方的山坡上。4地位于山坡上。故A正确。
【小题2】图中共有3条等高线重合,表达陡崖地形。崖顶位于50米和60米等高线之间,故C正确。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等流时线是指流域内径流能同时到达流域出口的所有地点的连线。按一定的流速,在流域地图上可做出许多条汇流时间的等值线,使得在同条等值线上的水质点能在该汇流时间同时集中到流域出口,这就是等流时线图(如图)。读图(图中数值为相对值)回答问题。
1.关于图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2.据图分析,下列结论可以确定的
A.—般距流域出口越远
B.汇流时间长
C.等流时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一致
D.等流时线越密,说明流速越快
E.等流时线平直,说明地形坡度变化大
F.图示流域内,a、b等流时线之间植被覆盖率最高
G.图示流域内,c、d等流时线之间地形最平坦
H.图示流域内,等流时线数值大小与流量无关
I.甲、乙、丙三河段
G.甲河段落差最大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的等值线分布:距离流域出口越近,等值线越小,而逐渐向河流上游递增,故A正确。图示等流时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B错误;等流时线越密,表示单位时间里水流距离越近,即流速越慢,C错误;等流时线较平直,表示流速稳定,应表示地形坡度变化小,D错误。
2.结合上题分析,图示a、b等流时线之间,等值线较稀疏,表示流速较快,应表示植被覆盖率较低,A错误;图示c、d等流时线分布最密集,表示流速最慢,反映地形最平坦,B正确;等流时线的分布直接反映流速的差异,C错误;河流落差大,应流速快,故等值线应最稀疏,图示甲、乙、丙三处等值线最密集为乙处,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河流特征的分析和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看似陌生,但难度不大,学生只要耐心读图,掌握地形起伏、植被覆盖等因素对河流流速的影响,对选项中的内容一一分析其实比较简单。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地球上大陆和海洋各纬度带的水平衡(降水量减去蒸发量)图,回答小题。
【小题1】影响全球水平衡的根本因素是 (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洋流
D.下垫面
【小题2】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 )。
A.中纬度地区,大陆上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B.低纬度地区,海洋上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C.南纬55°附近,降水量出现峰值
D.南、北极地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全球的水平衡受降水量和蒸发量制约,而影响降水量与蒸发量的根本因素是太阳辐射。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中纬度地区大陆上的水平衡为正值,即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低纬度地区海洋上的水平衡为负值,即降水量小于蒸发量;从图中只能判断出南纬55°附近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达到峰值,并不能说明降水量也出现峰值;南、北极地区,水平衡都为正值,即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