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15 06:34:15
1、单选题 读安第斯山脉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回答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丁自然景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小题2:图中乙自然带延伸至5°S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
D.洋流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甲、乙、丙、丁地处山麓地带,分别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由甲到丁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小题2:乙为热带荒漠带,向北延伸至5°S,主要受秘鲁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完成21-—22题:
小题1:图示区域自然景观
A.以东西方向变化为主
B.以南北方向变化为主
C.以热带荒漠植被为主
D.以亚热带常绿林为主
小题2:陆地东部海域
A.洋流流向自南向北
B.海底归属太平洋板块
C.洋流流向自北向南
D.八、九月常有热带气旋活动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区域定位。根据图示经纬度判断该岛屿为马达加斯加岛。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所以自然景观以东西变化为主。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陆地东部海域受马达加斯加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洋流流向为自北向南,该地位于板块内部。八、九月为冬季,无热带气旋活动。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四地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甲地位于南半球,其余均位于我国。读图,回答1—2题。
1、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凋零时,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 ]
A.甲>丁>丙>乙
B.丁>甲>丙>乙
C.乙>丁>甲>丙
D.丁>乙>丙>甲
2、丙地可能是
[? ]
A.天山
B.秦岭
C.大兴安岭
D.阴山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珠穆朗玛峰地区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和“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问题。
(1)珠穆朗玛峰地区垂直自然带示意图中甲(基带)的自然带名称。试分析该地区垂直自然带南坡自然带数量比北坡多的原因。
(2)在“非洲自然带分布图”上,自然带从A到B的变化体现了?的地域分异规律;由于受某些地理要素的影响,自然带的分布往往与上述分异规律不相吻合,试在非洲区域内找出一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1) 常绿阔叶林(2分) 南坡纬度较低、相对高度大、迎风坡降水量大(4分)
(2) 从赤道到两极(2分)?
东非高原赤道地区形成热带草原带;原因:海拔高,气温低。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形成热带雨林带,原因:受马达加斯加暖流的影响,海洋气流受地形影响,降水多)(举例2分,解释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M地区气候资料图,图中山地M一侧的山坡为西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
B.该山地山麓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M地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1月份M地受来自海洋气流的影响
小题2:图中非地带性沙漠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海陆分布
D.降水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