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球与地图》试题强化练习(2020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1-03-15 06:33: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上面的四幅图中,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
A.①图
B.②图
C.③图
D.④图
【小题2】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下列坡度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图幅相等,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尽;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四幅图中,④图比例尺最小。
【小题2】等高距相等,水平距离越大,坡度越陡,故图中坡度的大小是①>②>③>④。
考点:该题考查比例尺。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①、②、③、④四种等压面与等温面示意图(如图),完成问题。
1.若上图代表气压带,则下列对应正确的是2.《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其主要原理之一对应图中的
A.①——副热带高气压带
B.②——极地高气压带
C.③——副极地低气压带
D.④——赤道低气压带
E.①
F.②
G.③
H.④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无论是气温还是气压总是从近地面的竖直方向向上递减的;如果其近地面的气温高(气压高),等温线(等压线)应该凸向高空;如果其近地面的气温低(气压低),等温线(等压线)应该凸向近地面;由此可以推断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是热高压、热低压、冷高压、冷低压。这样就可以排除选项B? C? D 。只有选项A是正确的,故选A
2.天旱要降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上升气流,第二大气中有凝结核,“燃木”的目的就是让近地面气流受热上升,形成一个热低压区域。“推其灰烬,下移渊中”目的是增加大气中凝结核。通过上题的分析,能出现热低压的只有②,故选B
考点:等值线的判读
点评:本题涉及到竖直方向上气温、气压的变化规律、等值线的综合判读、大气降水的基本条件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有较强的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的难度较大。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对于图4,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等压线的气压值由大到小依次是P1、P2、P3
B.该图反映的地区是南半球
C.A处的风力大于B处
D.图中的风向大致是由高压吹向低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
1.如果纵坐标表示河流径流量,横坐标表示一年时间,下列说法合理的是2.如果纵坐标表示某地区气温,横坐标表示一天时间,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a表示外流区河流径流量,b表示内流区河流径流量
B.a表示我国北方地区河流径流量,b表示我国南方地区河流径流量
C.a、b分别表示同一条河流跨流域引出河水前、后的河流径流量
D.a、b分别表示同一流域内植被遭破坏前、后的河流径流量
E.a表示修建大型水库前气温,b表示修建水库后气温
F.a表示大力植树造林前气温,b表示大力植树造林后气温
G.a表示城市地区气温,b表示该市郊区气温
H.a表示阴天气温,b表示晴天气温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图像获取相关地理信息的能力和河流水文特征的相关知识,属于难题。解题关键是由图可知,a曲线起伏较小,说明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b曲线起伏较大,说明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a表示同一流域内植被遭破坏前,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河流流量的作用,因此在植被没有遭到破坏时,对河流流量的调节作用较强,河流的流量变化较小,同时雨水入河流量也相对较小,b表示同一流域内植被破坏后的河流径流量,河流调节径流量的作用下降,河流的季节变化增大,同时没有了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也下降,流入河流的水量增大,故D项正确;A项中外流区河流径流量较大,同时季节变化较小;内流区河流径流量较小,季节变化较大;B项中我国北方地区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变化相对较大;我国南方地区河流径流量大,季节变化较小;C项中同一条河流跨流域引出河水前径流量较大,引出河水后河流径流量小。
2.本题考查分析图像获取相关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影响温度变化的因素,属于难题。解题关键是由图可知,a曲线起伏较小,其日温差小;b曲线起伏较大,其日温差较大。阴天气温差较小,因为白天有云,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白天温度不高,晚上有云,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温度降低得不太多,所以日温差较小,晴天气温与之相反,故D项正确;A项中修建水库前,由于陆面比热小于水面,日温差变化大,修建水库后,水面代替陆面,温差变化小;B项中大力植树造林前,裸地的日温差较大,植树造林后,日温差变化小;C项中城市地区气温高于郊区。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 ℃(昆明为7.7 ℃,成都为5.5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下面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6分)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3分)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3分)


参考答案:
(1)纬度较低;河谷地区,多下沉气流,气流下沉增温;河谷热量不易散发;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四选三)(6分)
(2)多晴天;风力小;天气暖和、气温较高;(3分)
(3)钢铁等工业及汽车排放大量污染性气体;河谷地形相对闭塞,不易扩散;河谷易逆温,不易扩散;(3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攀枝花纬度较低,位于河谷地区,多下沉气流,气流下沉增温。河谷地形热量不易散发,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影响。所以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
(2)结合前面分析,攀枝花位于河谷地区,山地背风坡,多下沉气流,所以多晴朗天气,风力小,天气暖和、气温较高。
(3)攀枝花是钢铁工业城市,钢铁等工业及汽车排放大量污染性气体。该地是河谷地形,相对闭塞,污染气体不易扩散。河谷易出现逆温现象,污染气体不易扩散,大气环境质量差,不适宜发展旅游业。
考点:区域气候特征及成因,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限制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