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特训(2020年最新版)(七)

时间:2021-03-15 06:32: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图A、B、C、D几种天气系统中,能形成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台风天气的是(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的台风天气是在热带气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呈逆时针向内辐合。
考点:台风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可能蒸发量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条件下,水分保持充分供应的蒸发量。干燥度是可能的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读我国局部地区干燥度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和南京的干燥度分别约为(  )
A.1.0,1.5
B.1.5,1.0
C.1.0,0.75
D.1.0,1.0
【小题2】下列人类活动会导致局部地区干燥度上升的是(  )
A.修建水库
B.植被破坏
C.退田还湖
D.退耕还林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与图中1.0干燥度线基本一致,故排除选项B;根据图中等值线变化规律可知,图中相邻等值线之差为0.5,由图可知南京介于干燥度线1.0与0.5之间,可以排除选项A、D,故选项C正确。
【小题2】由题干材料可知干燥度是可能的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一个地区的可能蒸发量一般不变,降水量减少时,干燥度上升;修建水库、退田还湖使得区域内水面增加,可以调节空气湿度,降水量增加;退耕还林,植物蒸腾作用增强,也可以增加空气湿度,降水量增加,植被破坏则相反,故选项B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图、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年受C气流控制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年受B气流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年中,受气流C和30°N附近气压带交替控制的大陆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示季节,北半球的__________气压带会被陆地上的冷高压切断,亚欧大陆形成__________(气压中心)。


参考答案:
(1)冬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偏南
(2)丰富 A地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的产生;而B地气流由高纬流向低纬,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
(3)副热带高气压带。C气流较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
(4)全年温和湿润 全年高温少雨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5)副极地低 亚洲高压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等知识。准确判读图中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及图示季节是解题的关键。由图中赤道附近上升气流(或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可知该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2014年7月18日,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超强台风级)18日15时30分从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沿海登陆,右边为台风“威马逊”的移动路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7月17日20时,海南省最可能吹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小题2】“威马逊”影响海南的前后,气压的变化正确的是

【小题3】台风从形成、移动到登陆,直接参与的水循环环节有
①蒸发 ②地表径流 ③水汽输送 ④下渗 ⑤降水 ⑥地下径流
A.②④⑤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17日20时,台风中心位于海南正东洋面上。位于低压西侧的海南吹西北风。A正确。
【小题2】台风为低压系统,其过境时气压先降后升。B正确。
【小题3】台风携带大量水汽登陆,带来特大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故其直接参与了水分的蒸发、水汽的输送及降水环节。C正确。
考点:台风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是沿37°N世界某地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1:①地的气候类型属于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小题2:②地降水量较少,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太阳辐射
C.植被分布
D.山脉的背风坡
小题3:图中内华达山脉两侧海拔2000m处的降水量差值约是
A.250mm
B.500mm
C.750mm
D.1000mm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①地位于大陆西岸,北纬30度至40度之间,气候类型属于地中海气候。
小题2:②地在内华达山的东侧,而经纬度显示:该地主要受西风影响,故②地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而降水较少。
小题3:直接根据图示的地形剖面图和降水量分布判断,经图中海拔2000米刻度做水平线,相交地形剖面线于两点;过此两点作纵坐标的平行线,交年降水量线于另两点,则这两点所对应的年降水量刻度所示数值,就是两地的年降水量,其差值约为500 mm。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多条纵坐标图示的准确读图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明确大气环流对气候类型的影响,注意利用经纬度位置准确判断影响该地区的盛行风向,结合地形对降水量分布的影响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