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卷《地球》考点强化练习(2020年练习版)(八)

时间:2021-03-15 06:28:3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图为某日某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赤道
B.20°N
C.20°S
D.23°26’N
小题2:某地当日比图中甲地的夜长时间略短,却与甲地同时迎来日出,该地应位于甲地的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小题3:图中四幅小图,能正确表示乙地24小时内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

A?B? C? D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70°N及以北地区的日出时间为12时,即出现极夜,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20°S。
小题2: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越往北昼越短,故某地较甲地夜长略短,即昼长略长,判断当地位于甲地的南面,但两地同时迎来日出,由于此时越往北日出越晚,故越往南日出越早,故判断某地位于甲地的西面。
小题3:图示乙地正好出现极昼,则日出时间为0时,日落时间为24时,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得40°,故A图符合。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闰秒是指为保持“协调世界时”接近于“世界时”时刻,由国际计量局统一规定对“协调世界时”增加或减少1秒的调整。当基于地球自转的天文测量而得出的“世界时”和以原子振荡周期确定的“原子时”之间相差超过0.9秒时,就把世界时向前拨1秒或向后拨1秒。我国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的时间基准实验室在北京时间2012年7月1日7时59分59秒和全球同步进行了闰秒调整,出现了7时59分60秒的特殊现象(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出现7时59分60秒的特殊现象表明
A.地球自转速度加快
B.地球自转速度减慢
C.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D.地球公转速度减慢
小题2:此次闰秒调整前后一周内
A.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B.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C.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D.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小题3:此次闰秒调整时,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采用美国中部时间)的高中生可以看到
A.朝霞映湖
B.烈日炎炎
C.夕阳西下
D.星斗满天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出现7时59分60秒的特殊现象,说明北京时间为了与全球同步,这一天多用了一秒钟。说明地球的自转速度相对慢了,A错、B对。根据材料,世界时和原子时是基于地球自转测得的时间,所以只能是自转运动,不会是公转运动,C、D错。
小题2:根据材料,此次调整时间是7月1日,前后一周内即6月23日至7月8日。期间,太阳直射点自北回归线向南移动,但太阳直射点始终在北半球,北极圈内没有极夜现象,A、B错。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缩小,C错、D对。
小题3:由材料可知,此次调整时是北京时间是7月1日7时59分59秒,美国中部时间是西六区时间,可以计算出此时美国中部时间是6月30日17时59分59秒,此时北半球是夏半年,日落在18点后,所以可以看到夕阳西下,C对。A、B、D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几个纬度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赤道
B.30°N
C.60°S
D.极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速度变化。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赤道的纬度最低,线速度最大。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节日中,我们学校所在地昼夜长短差异最大的是(    )
A.三月八日妇女节
B.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
C.七月一日党的生日
D.九月十日教师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昼夜长短差异最大的日期,只有冬至或夏至日两个日期,选项中离二者中某个日期最近的日期,也就是昼夜差异最大的日期,夏至是6月22日,冬至是12月22日,所以不难判断,七月一日是选项中离夏至最近的日期,这一天昼夜长短差异最大,C对。A、B、D错。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请概括图示地区的地形特点。并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地质作用。
小题2:图示地区最具优势的自然资源是什么?目前主要通过哪些方式调配当地的优势资源?


参考答案:小题1:该地为高原地形;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高原地形是地质历史时期的风力沉积;地表形态主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小题1:煤、天然气
铁路运输(晋煤外运)、管道运输(西气东输)、输电(西电东送)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黄土高原。
小题1:地形特征:一是分析本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二分析本区的地势分布。黄土高原的形成是历史时期风力沉积而形成的。而本区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却是受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的。
小题1:本区是我国煤炭储量最丰富地区(天然气)。本区煤炭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主要是铁路运输和输电(西电东送);天然气的输送—管道运输(西气东输)。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