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15 06:27:49
1、综合题 (28分) 读瑞士地形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瑞士地形图
材料二:瑞士位于欧洲中部,是连接东、西欧和南、北欧“十字路口”上的内陆山国。国内人口稠密,资源贫乏,市场狭小,但环境优美,风景绮丽,湖光山色,气候宜人。瑞士拥有很悠久的中立国历史传统,自从1815年以后从未卷入过战争,政局稳定,社会祥和。科教水平及国民素养极高,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钟表业、金融业、旅游业、航空运输业发达。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等众多国际性组织的总部云集瑞士。
(1)瑞士地形以?和?为主。(4分)
(2)受地形影响,瑞士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国土的?,分析依据是此处等高线?,说明地势比较?,有利于人口分布(6分)。
(3)阿尔卑斯山有众多的天然滑雪场,图中瑞士境内最适宜中小学生开展滑雪运动的滑雪场是_______,原因是?。 (6分)
(4)依据材料,分析众多国际组织选址瑞士的原因。(6分)
(5)钟表业是瑞士人根据本国特点,扬长避短,做出的合理选择。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瑞士发展钟表业的合理性。(6分)
参考答案:
(1)山地(2分)?高原(2分)?
(2)北部(2分)?稀疏(2分)?平坦(2分)?
(3)A(2分)?海拔较低?地势平缓(4分)
(4)①位于欧洲中部,地理位置优越;②航空运输发达;③悠久中立国,政局稳定;④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5)①山地多,原料、能源贫乏,客观上趋向发展占地少,耗费原料和燃料少的工业部门;②品牌知名度高,航空运输业发达,利于开拓国际市场;③科教水平及国民素养高,技术及高素质劳动力得到保障;④旅游业、金融业发达,可为钟表业提供广阔的市场和资金支持;(⑤钟表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雄厚。)(每点2分,任意答三点,共计6分,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较大和分布特点,可知瑞士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2)受地形影响,瑞士的人口主要分布在等高线稀疏的北部高原地区,南部山区不适宜大量人口居住。
(3)阿尔卑斯山有众多的天然滑雪场,最适宜中小学生开展滑雪运动的滑雪场是应该是较安全的,也就是说地势起伏较少,坡度较少、地势较低滑雪场,对照图中四个滑雪场可知A最符合条件。
(4)依据材料二,可知瑞士位于欧洲中部,地理位置优越;航空运输发达;悠久中立国,政局稳定;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这些都是国际组织选址瑞士的原因。
(5)根据题干提示“钟表业是瑞士人根据本国特点,扬长避短,做出的合理选择”,瑞士的短处就是山地多,原料、能源贫乏,客观上趋向发展占地少,耗费原料和燃料少的工业部门,长处是航空运输业发达、旅游业、金融业发达、科教水平及国民素养高,可为钟表业提供广阔的市场、技术和资金支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A地区历史上雨林被保存完好的原因中,叙述不正确的有(?)
A.丛林阻隔,交通不便
B.湿热的自然条件较为恶劣
C.部落经济落后,比现在更注意森林保护
D.人口稀少,开发晚
小题2:图中A地区雨林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B.地处亚马孙平原,雨林分布广
C.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D.平坦的地形,有利于雨林生长
小题3:亚马孙开发计划中修建的横贯公路,分布在图中(?)地区
A.A
B.C
C.E
D.F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
试卷分析:
小题1:A地区为巴西的热带雨林,由于长期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了人口稀少、交通不便,故雨林保存较好,而不是由于人为注意保护的原因,C错误。
小题2:A地区位于亚马逊河流域,由于位于赤道附近,故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故终年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小题3:公路主要沿河流分布。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结合图示掌握世界区域地理概况。本题还可结合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分布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非洲某地(海拔197米)正午太阳高度年内变化示意图”判断1 -2题
小题1:.该地的地理纬度为?
A.5°N
B.5°S
C.18°26′N
D.18°26′S
小题2:.该地的气候类型为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考查了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由于该地在6月分左右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故此地为北纬,在两次900中间对称的一次最低值为71034/,应该是在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的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所以答案为A。该地距离北回归线为18°26′;
小题2:考查非洲赤道附近的平原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
(2)热带雨林有什么全球环境效应?
①?;
②?;
③?。
(3)当前造成亚马孙雨林毁坏的直接原因
?,
?,
?等。
(4)巴西北部为什么人口很少?
?;?(2分)。
参考答案:(1)赤道附近
(2) ①、调节全球碳氧平衡的作用称为地球之肺;?②、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称为蓄水海绵;?③、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3)直接原因:①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②采矿、修路、城镇建设;?③开辟大型农场和牧场。
⑷北部是茂密的雨林,开发历史较晚;北部是湿热的亚马孙平原,不适合人类居住。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热带雨林的位置。在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2)雨林全球环境影响从碳氧平衡、水循环、水平衡、生物等方面分析。(3)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从开发、修路等方面分析。(4)从适合人口居住的环境特征分析赤道地区不适合居住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美五大湖城市群分布于五大湖沿岸(如下图),从芝加哥向东到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并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
(1)五大湖区面积广阔,被称为“北美洲的地中海”,但是污染十分严重,人们发起了“振救五大湖”的运动。2012年10月奥巴马总统批准拨款四亿七千五百万美元治理五大湖。试分析五大湖污染的原因,并指出治理污染的措施。 (10分)
(2)五大湖一一圣劳伦斯河水系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贸易路线之一。试分析圣劳伦斯河发展河运的区位条件。(8分)
(3)五大湖区及东北部地区乳畜业十分发达,试分析其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污染原因:临近五大湖城市群,经济发达,工业和人口密集,污染物排入量大;五大湖湖区较为封闭,外流河数量极少,外流水量(比例)有限,污染物不易排出;历史上沿岸水土流失严重,滥砍乱伐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水体富营养化,湖泊降解能力减弱
治理措施: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法律监督;控制污染物排入量;加强多部门合作,加强(美、加)国际间合作;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加强湿地保护,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2)有利区位条件:(1)航道深,水量大,水位稳定,(大型油轮可由大西洋直达五大湖沿岸)(2)河流含沙量小,不易淤积(3)是五大湖区与大西洋的主要水上通道,可实施河(湖)海联运(4)与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经济发达地区相连,服务地域广,城市多,人口密集,河运市场需求量大 (每点2分,答对任意三点给满分6分)
不利区位条件:(1)冰期较长,航运季节受限(2)未形成广阔密集的河运网络
(3)原因:(1)该区气候冷湿,适合牧草生长,(2)城市和人口分布集中,市场需求量大,(3)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集约指数高(4)当地人民有饮食牛奶及奶制品的生活习惯 (5)临近地区饲料供应充足
本题解析:
(1)读图可以看到,五大湖区临近五大湖城市群,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工业以重工业为主,有大量的生活、生产污染物排入湖区。人口多,对植被破坏严重,滥砍乱伐导致沿岸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破坏,水体富营养化,湖泊降解能力减弱。五大湖湖区水域较为封闭,外流河数量极少,外流水量有限,与外界水体交换少,污染物不易排放到湖区外,排入湖区的污染物数量超过了湖水的自净能力,导致污染严重。
针对湖区的污染原因,治污首先要控制污染物排入量。湖区属于美、加两国共有区,要加强多部门合作,加强美、加两国间的国际合作。其次要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法律监督,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水平。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加强湿地保护,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提高环境的自净能力。
(2)读图,圣劳伦斯河位于美国、加拿大之间,航道深,水量大,水位稳定,大型油轮可由大西洋直达五大湖沿岸,水上交通便利。河流含沙量小,不易淤积,可实施河(湖)海联运,是五大湖区与大西洋的主要水上通道。河道与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经济发达地区相连,服务地域广,城市多,人口密集,河运市场需求量大 。但是圣劳伦斯河纬度较高,气温低,冬季冰期较长,航运受季节限制较多。河道较少,未能形成广阔密集的河运网络
(3)五大湖及东北部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区气候冷湿,不利于农作物成熟,适合牧草生长。乳畜业属于城郊农业,五大湖地区城市和人口分布集中,乳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促使乳畜业的发展。湖区的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集约指数高,有发展密集农业的条件。当地人民有饮食牛奶及奶制品的生活习惯 ,临近地区饲料供应充足,有利于乳畜业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