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15 06:20:55
1、单选题 读局部地区某时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3~4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点的风向依次是
A.西北、东北、东南、西北
B.东南、西南、东南、西南
C.西北、东北、西北、东南
D.东南、西南、东南、西北
小题2:F、G气压中心的成因分别是
A.寒冷形成的热力高压、温暖形成的热力低压
B.气流下沉形成的动力高压、气流上升形成的动力低压
C.寒冷形成的热力高压、气流下沉形成的动力高压
D.温暖形成的热力低压、气流上升形成的动力低压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图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00米。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要叙述图示区域地形的突出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明形成该区域地形特征的内外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M河的水文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开发利用M河时,应如何协调开发和环境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示区域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2)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强烈挤压,地壳不断隆升,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流水的侵蚀和切割作用。
(3)M河的水文特征主要是:水量丰富,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
(4)该河的开发利用主要表现为开发利用其水能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水能资源要注意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持原有的生态平衡。
(5)三江并流;丽江古城(或丽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读图“2009年5月27日6时我国天气形势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资料:中央气象台2009年5月27日天气预报(节选)“受东移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东北地区、华北北部将有4~6级风,气温将下降6~8℃。”
第(1)题,图中A、B、C三地受高压中心控制的是_____,其天气状况为__________。
第(2)题,5月27日~30日,冷空气向_______方向移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经历了一次_____锋天气过程。
第(3)题,该天气系统移动过程中,北京的天气变化是:过境前_________ ;过境时_________ ;过境后_________ 。
第(4)题,该天气系统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_________(有利或不利)影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晴朗干燥
(2)东南?冷?
(3)?由单一暖气团控制,温度高,气压低,天气晴?
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由单一冷气团控制,温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4)不利?寒潮?台风
本题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B地受高压中心控制。高压控制时天气晴朗干燥。
第(2)题,由图可知冷锋向东南方向移动,5月27日~30日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经历了一次冷锋天气过程。
第(3)题,由图可知该天气系统是冷锋系统。过境前由单一暖气团控制,温度高,气压低,天气晴;
过境时大风,降温,雨雪天气;过境后由单一冷气团控制,温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第(4)题,锋面气旋在5月27日~30日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冷锋带来的寒潮和暖锋带来的台风。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以“2009年5月27日6时我国天气形势图”和资料为背景考查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某月等温线图,回答题。
1.图示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时2.图示季节正确的等温线走向是
A.巴西高原正值干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E.P1 P4
F.P1 P3
G.P2 P4
H.P2 P3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判断,该大陆为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东南部的亚热带地区,气温在20°C附近,故判断此时为当地夏季,则为北半球冬季,巴西高原此时为夏季,热带草原地区夏季草木茂盛,A错误;尼罗河流经北半球的热带草原地区,此时为冬季,河流进入枯水期,B错误;美国大平原的麦收在夏秋季节,C错误;我国此时为冬季,故东北地区寒冷干燥,D正确。
2.受澳大利亚东部地区由于受大分水岭影响,地势高,故气温低,等温线应“凸高为低”,即等温线向低纬地区凸出,P1正确;而东部海域由于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而洋流流向应与等温线凸向一致,故判断P3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地理、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和等温线分布等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结合纬度位置、气温高低分布判断季节是解题的关键,并注意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结合图示区域的自然环境实际,能从地形、洋流等因素分析对气温的影响,并利用等值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原理准确判断等值线的弯曲。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等震线图,回答各题
小题1: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震源?B?是震中?
C?烈度最小?D?震级最大
小题2:若甲地为震中
A?震级a>b>c?
B? 2处受到的破坏程度一定比1、3大?
C?
在2处比1处先感觉到地震?
D
?甲为地震烈度最高区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