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15 06:19:51
1、综合题 进入2009年11月后,一股又一股寒潮向我国中东部广大地区袭来,人们普遍感到当年冬季特别冷。下图示意入侵我国寒潮的源地和路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雪灾 B、低温 C、生物冻害 D、大气污染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准噶尔;青藏
(2)贝加尔;阴山;黄土
(3)A为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冬季风(厚度只有2000米)无力爬上高原,更不能产生影响;B为云
?贵高原,受重重山岭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影响很小。
(4)春、秋季(初春、秋末)。加强气象监测预报,做好防寒准备工作;人造烟雾增加大气逆辐射。(5)冬季,纬度较高,日照时间短,太阳辐射弱;地处西伯利亚高原,海拔较高;深居内陆,气候大
?陆性强。
(6)①A;②D;③B;④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2004年非洲塞内加尔蝗灾严重,农田大幅减产甚至绝产,完成下题。
蝗虫大量繁殖的自然因素是
A.农作物众多
B.害虫天敌少
C.气象条件有利
D.人类防害意识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蝗虫大多发生在水灾、旱灾之后的几年内,与旱涝等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关于自然灾害时间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自然灾害的损失随时间的发展而逐渐减少
B、自然灾害的绝对损失在增加,相对损失在减少
C、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灾害的次数在不断减少
D、自然灾害造成的相对损失越来越大,人员伤亡越来越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当地时间8日8点50分,南亚次大陆发生里氏7.6级强烈地震,包括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家都有强烈震感,据报道仅在巴基斯坦共造成53182人死亡,75146人受伤,灾后重建资金至少需要50亿美元。据此完成10-11题1.解释该次地震需要考虑2.防震减灾,需加强科学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E.发达国家发生地震的频率已经很低
F.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程度已经很低
G.发展中国家地震多发,其造成的损失也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H.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提高对地震的快速反应能力,对灾情有“缩小”作用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震。
1.南亚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2.A项地震发生的频率不会因人类而发生变化;错误。B项地震是对人类造成危害程度最高的自然灾害之一;错误。C项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大于发展中国家;错误。D项建设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救援,恢复灾区的生产生活,“缩小”灾害影响。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某区域全年大风天数分布图,回答27~28题。
小题1:图中反映该区域风力分布的特点是
A.沿海强于内地
B.低纬强于高纬
C.城市强于农村
D.山区强于平原
小题2:为防止该地大风危害,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B.营造沿海防护林
C.修建分洪蓄洪区
D.改进耕作制度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