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点巩固(2020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1-03-15 06:19:5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2010年6月21日江西抚河唱凯堤某处理坝发生决提,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读唱凯堤部分坝示意图(图2),回答3~5题。

小题1:据图2分析,a、b、c、d四处堤坝发生决堤的是?(?)
A.a
B.b
C.c
D.d
小题2:江心沙洲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地壳上升
D.火山喷发
小题3:决堤发生后,当地政府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①围堵缺口,加固堤坝?②在抚河流域植树造林
③退耕还湖,河道清淤?④组织当地居民紧急撤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综合题  读长江某年的汛期水位、流量变化过程线图和流域内4个行政区的灾情统计表,回答问题。


(1)试分析长江该河段小流量造成高水位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该河段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减轻长江的洪涝灾害,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工程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作物品种
小题2: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棉花试验田上灌水。与不灌水的棉田相比,灌水棉田的
A.棉花花期不变
B.棉花花期滞后
C.冻害发生几率增加
D.冻害发生几率减少



4、单选题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海啸给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国家带来史无前例的灾害,预计造成15万人死亡.回答问题1.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2.本地区是地震多发区,是由于3.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发展活动所引起的自然灾害
A.地震烈度与震级有关.此次地震震级大
B.烈度一定也大
C.所以破坏性大
D.这些地区的房屋结构不结实
E.是造成损失大的主要原因
F.地震烈度与震源深度有关
G.此次地震震源深度太浅
H.加之引起巨大的海啸
I.造成的破坏大
G.夜里发生地震
所以破坏大
地处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地处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该地区为板块与板块的张裂区
该处的地形是在中生代形成的
滥采滥用自然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
高速公路、大型水利工程等建设不当
水土流失、荒漠化
人口过多、工业集中



5、单选题  下列影响地震级对地面破坏程度的选项中,组合正确的是
? ①震级越大,破坏越大? ?②震源越深,破坏越大?
? ③震中距越大,破坏越大? ④断层越发育,破坏越大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