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15 06:14:22
1、单选题 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于2008年10月20日从上海启程,经过长达约30天艰难跋涉,抵达中国南极中山站,科考队将确保完成中国2008至2009年度科学考察和后勤保障任务,包括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建设中国第一个内陆考察站——昆仑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已建的两座科考站,其中长城站(62°13′S,58°58′W)位于中山站(69°22′S,76°22′E)的方向是2.南极洲和北冰洋都处于高纬度地区,但南极洲比北冰洋更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3.为了减轻南极恶劣气候对科考站的影响,昆仑站的门窗方位选择上应避免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E.南极洲热容量比北冰洋小
F.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高
G.南极洲晴天比北冰洋少
H.南极洲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比北冰洋强
I.东南
G.东北
西南
西北
参考答案:1. D
2. C
3. A
本题解析:1.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地理坐标可知,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向;
2.南极洲晴天不比北冰洋少,南极洲比北冰洋更冷的原因与热容量、地势、地表冰川的反射等因素有关;
3.昆仑站为南极的极地东风带,吹东南风,因而昆仑站的门窗方位选择上应避免东南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地等温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图中A、B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①纬度 ②洋流 ③海陆位置 ④地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图中C地渔业资源丰富,若用洋流剖面示意图来解释其成因,应选B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 B
本题解析:
【小题1】A点的温度为200C,B点的温度明显高于250C,从图中不难看出A B两点在同一纬线之上,其主要因素不是纬度因素,排除含有①的选项A 和 D ;A地处南部非洲大陆的西海岸,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气温比同纬度的B地低,故选项中一定要含有②洋流因素,故选B
【小题2】C地的洋流是本格拉寒流,属于上升流,其成因是表层海水在离岸风的作用下向西流去,底层冷海水上泛,同时也将底部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为浮游植物提供了养料,浮游植物又浮游动物提供了饵料,进而形成了渔场。故选B
考点:区域地理特征的形成原因
点评:本组题的关键是通过区域轮廓图确定图示区域为南部非洲,注意一定要求考生知道图中流经C处的洋流是本格拉寒流及其成因,试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性的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 回答问题:
(1)图中河流干流流向是 。
(2)图中河流上游段①及四大支流②③④⑤画法错误的是 ,理由是 。
(3)该地拟建一水库,请选出大坝坝址,以“//”为图例在图中画出。筑坝前,A、B两个村庄中 村需搬迁。
参考答案:
(1)从东南向西北(2分)
(2)④⑤(2分) 等高线凸向低处,地形为山脊(分水岭)(2分)
(3) 画图略 A村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图的综合判断。
(1)根据河流位于山谷中,且河流向低处流的原则,且结合指向标判断,干流流向为自东南向西北流。
(2)河流位于山谷,则等高线应符合“凸高为低”,故④⑤处的支流画法错误。
(3)大坝适宜建在峡谷地带,水流急,且上游为盆地,集水范围广;图示A处将成为水库淹没区。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先向南,再向西南
B.先向北,再向东
C.向北
D.向南
【小题2】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A.188米
B.388米
C.588米
D.688米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认真读图中指北针的方向。河流先向北再折向东流。B正确。
【小题2】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崖顶处于600—700米等高线之间。故D正确。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下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小题。
【小题1】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
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
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
【小题2】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乙、戊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因为是“台风过后”,测量本次台风的降雨量已经不可能;溪谷中的蒸发量不是学生实习能够测量出来的;但学生可以很直观地观测到溪谷所在地的坡度和因洪水过后形成的堆积物粒径的大小。
【小题2】根据等值线的判读规律“凸高则低,凸低则高”,结合图中等高线数值的变化,可知甲、丙两地位于山谷;溪谷发育在山谷中,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自然在山谷中,而乙、丁、戊三地位于山脊。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