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等值线图》高频试题特训(2020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1-03-15 06:13: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图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以平均气温 24℃、相对湿度70 %、平均风速2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读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 d 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
A.a
B.b
C.c
D.e
小题2: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风带
C.地形
D.河流
小题3:仅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游客前往该省休闲旅游最佳的月份是
A.3、4
B.5、6
C.7、8
D.9、10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题目叙述:以平均气温24℃、相对湿度70 %、平均风速2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D为一般区,a、e纬度高,气温相对地,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b为舒适区,c有长江流经湿度大,两侧有低山阻挡,河谷地区温度适宜,风速较小。所以为最舒适区。所以选C项。
小题2:根据图示:甲为最不舒适区。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特征,甲处海拔高,受地形影响,气温和湿度有变化。所以选C项。
小题3:该地位于江淮地区,3、4月份受冬季风影响,温度偏低;7月份出现伏旱天气,空气湿度小;9、10月份可能受台风天气影响,风速大。所以选B项。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气候和等值线的综合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地理信息系统(GIS)部分图层。该区域人口密度由甲到乙呈递减趋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到乙气候适宜度变好
B.甲到乙地形起伏度变大 
C.甲到乙植被覆盖率变小
D.甲到乙水文指数值变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该区域人口密度由甲到乙呈递减趋势,可知甲地与乙地相比气候较适宜、地形较平坦、水文指数值较大,开发程度较高植被覆盖率较小。选项B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5分)

(1)在右图中画出沿M—N线的地形剖面图。
(2)该地区山脉的主要走向是?
(3)甲、乙两地年降雨量较多的是?
(4)如果从甲地到乙要修建一条高速公路,请在左图中用“-------”画出合理路线。


参考答案:(1)见左图(2分)(2)东北—西南走向(1分)(3)乙地(1分)(4)见右图(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该图为北半球某平原35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R处有一个相对于地面静止的探空气球。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R所对应的地面上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南风
D.北风
小题2:P地和Q地对应的地面上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两地皆为阴雨天气
B.两地皆为晴朗天气
C.P对应地为晴朗天气,Q对应地为阴雨天气
D.P对应地为阴雨天气,Q对应地为晴朗天气
小题3:若这两个天气系统同步向西移动,24小时后Q气压中心将移动到R处,则未来20小时内,R处探空气球测得的风向和风力情况是:
A.风向逐渐变得和以前相反,风力逐渐增大
B.风向逐渐变得和以前相反,风力逐渐减小
C.风向基本不变,风力逐渐增大
D.风向基本不变,风力逐渐减小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气压分布状况,Q处为高压、P处为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由Q指向P,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则R处为东南风,气球向西北方向运动。
小题2:近地面和对应高空的气压分布形势相反,故判断Q的近地面为低压,P处近地面为高压,则Q处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P处垂直方向上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
小题3:结合材料反映,R地在20小时内应始终位于高压中心的西侧,故风向基本不变,但根据等压线分布密度的变化,越接近Q气压中心,等压线越稀疏,则风力逐渐变小。
点评:本题仔细读图和掌握题意是解题的关键,解题过程中有两个误区:一是判断气球运动方向时易把风向当作气球运动的方向;二是在判断气压形势和天气状况时,易忽略近地面和对应高空形势正好相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
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在西段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
B.河流
C.山脉
D.海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