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特训(2020年必看版)(八)

时间:2021-03-15 06:10: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描述符合地壳物质转化过程的是(  )
A.由乙到丁为冷却凝固作用
B.由甲到丁为外力作用
C.由丙到甲为重熔再生作用
D.由甲到丙为变质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结合图示分析可知,由丁到乙为冷却凝固作用,由丁到甲为外力作用,由丙到甲为外力作用,由甲到丙为变质作用。
考点: 地壳物质循环
点评: 难度较小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地理环境独特。读图回答问题。(12分)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原理阐释青藏高原隆起的原因。简要说明青藏高原隆起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12分)


参考答案:青藏高原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处,造成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相互碰撞,印度洋板块不断向北推进,并不断向亚欧板块下插入,逐渐隆起形成世界最高的高原。(2 分)
自然地理环境方面:(任答三点,6分)
对地形的影响:地壳运动造成青藏高原地势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原上多大
山,多雪山冰川。
对气候的影响:地势高,形成高寒气候,冬寒夏凉,高原上空气稀薄,光照充足,昼
夜温差大。
对水文的影响:海拔高,青藏高原成为我国也是亚洲许多河流的发源地,周边河段落
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对资源的影响: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大,多晴天,使之成为我国太阳能资源
最丰富的地区。位于板块交接处,也成为我国地热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生产生活方面:(任答两点,4分)
对农业的影响:高寒气候造就了独有的高原河谷农业和高寒畜牧业,种植业以青稞为
主,畜牧业主要以牦牛、山羊为主。
对人口、城市和经济的影响:高寒气候不适合人类居住,成为我国人口稀疏地区,城
市分布少,人口、城市主要分布于河谷地区;经济不发达,旅游业是主要的发展方向。
对地域文化的影响:独特的气候,复杂的地形,形成了该地区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
字、能歌善舞的历史悠久的藏族文化。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青藏高原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两板块相互碰撞,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的下面,逐渐隆起形成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对地形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势高,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原上多大山,多雪山冰川;对气候影响:地势高,形成高寒气候,冬寒夏凉,空气稀薄,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对资源影响: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能丰富,高原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能资源丰富;对水文影响:青藏高原是亚洲许多大河发源地,周边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对农业影响:高原上为独特的河谷农业和高寒畜牧业,主要种植青稞,饲养牦牛、山羊;对人口、城市和经济影响:高寒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分布稀疏,城市分布少,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经济以发展旅游业为主;对地域文化影响:由于是独特的气候,复杂的地形,形成了自己的民族和语言。
考点:该题考查青藏高原自然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

[?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反映岩石圈板块分布情况的地球剖面示意,其中L、M、N、O、P、Q六处为板块交界处。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反映出的板块有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小题2:下列有关板块构造说法正确的是
A.L附近是大洋中脊,为消亡边界
B.O、N、L所在大洋面积都在扩大
C.O处附近岩浆活动频繁
D.六大板块内部都很稳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该题首先可以排除C、D两个选项,L、M之间的是南极洲板块,L、Q间的是太平洋板块,Q、P间是亚欧板块,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非洲大陆属于非洲板块,南美大陆属于美洲版块,合计六个。
小题2:L处应该是生长边界,由于美洲板块和亚洲板块的相向运动,太平洋在不断减小,而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是相反运动的,大西洋扩大,红海在生长边界面积扩大。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字母A代表地形部位名称      ,(1分)其顶部与底部的高差至少在   米以上。(1分)
(2)李村在王村的          方向。(1分)
(3)在①一⑤中,可能有温泉出现的是    。(1分)
(4)D地区为           地形区,(1分)理由是                              。(2分)
(5)P,Q两支流,水流较缓的是     ,(1分)原因是                           


参考答案:
(1)陡崖(1分) 50米(1分)
(2)东南 (1分)
(3)② (1分)
(4)盆地 (1分) 等高线接近闭合;河流由北、西、南三面向中部的干流汇集,表明中间低四周高(2分)
(5)P(1分);该河流经过的地区,等高线稀疏,地势坡度小,河流落差小(2分)


本题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及地质剖面图的读图分析能力。A处的等高线重合,说明该地是陡崖。假设等高距为a,M与N之间等高线有b条,则(b+1)a>相对高度>(b-1)a,则计算出相对高度在50-150米,那么至少为50米。
(2)本题要注意图中已经给出的指向标,可知李村在王村的东南方向。
(3)温泉一般出现在断层的地方;①一⑤只有② 属于断层。
(4)D等高线接近闭合;河流由北、西、南三面向中部的干流汇集,表明中间低四周高,说明是盆地。
(5)PQ的流速比较,主要看坡度的陡缓,等高线越稀疏,坡越缓。
考点:等值线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