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15 06:08:19
1、单选题 坦噶尼喀湖(Lake Tanganyika)湖岸四周高崖峭壁,蜿蜒曲折,深达1470米。下图为坦噶尼喀湖地理位置及湖泊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湖岸四周高崖峭壁,蜿蜒曲折的地质成因之一是坦噶尼喀湖地壳
A.褶皱凹陷
B.流水侵蚀
C.断裂陷落
D.水平错断
小题2:图示区域内典型树种的特征有
A.根系不发达
B.叶质坚硬,树皮厚
C.板状根大,树干长
D.叶面宽大,多气孔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坦噶尼喀湖位于东非大裂谷中,是典型的断裂陷落形成的湖泊,C对;褶皱凹陷形成的湖泊一般四周坡度不陡,A错;流水侵蚀没有形成湖泊地貌,C错;水平错断是断层常表现方式,形成湖泊不会四周高崖峭壁,D错。
小题2:植被性状与气候关系密切,该地位于东非高原是热带草原气候,由于地势高,改变了这里的气温和降水状况,气候暖和,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夏季,受来自印度洋上的、掠过暖流上空的暖湿东南信风的影响,降水比较多,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信风控制,降水少,且地面蒸发旺盛,形成干季。由于干湿季节变化明显使植被根系发达,A错;叶质坚硬,树皮厚,叶面较小有针刺,B对;板状根大,树干长,叶面宽大,多气孔是典型热带雨林植被,CD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示意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的植被应为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叶林
D.落叶阔叶林
小题2: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C.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D.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与由赤道向两极的自然带变化规律一致。甲位于针阔混交林和高山草甸之间,针阔混交林以北的地区应是针叶林,所以甲是针叶林,C对。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落叶阔叶林位于针阔混交林以南,相当于海拔低的地区,A、B、D错。
小题2:根据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阳坡较高。读图,图中南坡分布的较高,说明南坡是阳坡,所以图示山地位于北半球,C、D错。根据山麓地带是针阔混交林判断,分布在中纬度地区,所以B对。A错。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1,完成问题。
小题1:与②→③→④自然带更替相似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⑥→⑤→④
D.①→⑤→④
小题2:气候形成过程中,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较大的是
A.③、④两地
B.①、④两地
C.⑥、⑤两地
D.①、⑥两地
小题3:①、③、⑤三地气候
A.类型相同,成因不同
B.类型不同,成因不同
C.类型不同,成因相同
D.类型相同,成因相同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非洲的气候与自然带。
小题1:②、③、④分别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②→③→④地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主要是降水的差异造成的。图中⑥→⑤→④地降水逐渐减少,自然带分别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这种分异与②→③→④地的自然带更替相似,故选C
小题2:①地受地形影响虽地处赤道地区但形成了热带草原带;⑥地受地形、洋流影响虽然地处回归线附近,但形成了热带雨林带。①、⑥两地自然带的形成是受洋流、地形因素的影响,属于非地带性规律,故选D。
小题3:①、③、⑤三地气候类型都为热带草原气候,但形成原因不同;③、⑤是在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的交替控制下形成的,①地是受地形的影响形成的,故选 A。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自东向西的植被变化及其原因是(?)
A.草原-荒漠-荒漠草原-热量
B.草原-草原荒漠-荒漠-水分
C.荒漠--草原-荒漠草原-地形
D.荒漠草原-荒漠-草原-水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从东向西水分条件逐渐递减,故形成了植被从草原—草原荒漠—荒漠的递变。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结合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表现,注意西北地区从东到西的植被变化是由于离海远近的差异而导致的水分条件的差异而形成,进而根据水分条件的变化分析对植被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包括两种气候类型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带。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自然带都是温
带落叶阔叶林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