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预测(2020年最新版)(五)

时间:2020-08-01 07:11:0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理现象是?
A.酸雨的形成
B.月相的变化
C.电离层的强烈扰动
D.扬尘、沙暴天气的出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太阳活动包括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耀斑暴发可以导致电离层的强烈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C对。酸雨的形成、月相的变化、扬尘、沙暴天气的出现,与太阳活动无关,A、B、D错。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小题2】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该日(  )
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B.为冬至日
C.日落时区时为18时
D.昼夜等长


参考答案:
【小题1】 B
【小题2】D


本题解析:
19、甲地北方高空等压面向高空凸为高压,南方高空等压面向低处凹低压,高空风从北向南吹。近地面风向与高空相反,近地面风由南向北吹,还要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向右偏转为西南风,B正确。
20、甲、乙同时日出,同在晨线上,经度相同又在同一经线上,可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二分日,B错。甲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夏至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A错。二分日时全球日落的地方时为18时,而不是区时,C错。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D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地球运动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2014年8月11日凌晨2时前后,广大天文爱好者欣赏到了本年度的“超级月亮”(指本年度“最大最圆”的月亮)。“超级月亮”上一次发生在2013年6月23日,下一次将出现在2015年9月28日。“超级月亮”出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B.出现的时间具有规律性
C.月亮、地球、太阳三者的位置不在一条直线上
D.会诱发强烈地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超级月亮”出现时,是8月11日,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出现在7月初,时间不对,A错误;“超级月亮”上一次发生在2013年6月23日,下一次将出现在2015年9月28日,根据这个发生的时间,我们可以知道超级月亮出现的周期约为49天,B正确;超级月亮出现时,月球、地球和太阳排成近似一条直线,月亮最圆,C错误;超级月亮与地震的发生并没有必然的关联性,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下图中AD为一条完整的晨线或昏线,图中阴影部分的日期为Q,且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共6分)

(1)此时北京时间为                 
A.Q日2时                      B.(Q+1)日12时
C.(Q-1)日22时                  D.(Q+1)日22时
(2)如果C点的纬度为75°,此时图中N点昼短夜长,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经度是        


参考答案:
(1)A      (2)15°N  90°W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这一天:是____月____日前后;是北半球的          节气; 太阳直射点在        纬度。
(2)A、B、C、D、E、F六点中: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有       点;昼夜等长的有         点,
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有       点。
(3)A点该日的昼长是       小时, B点该日的夜长是       小时。
(4)图中         点有阳光直射现象,其中        点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


参考答案:
(10分)
(1)6月22日      夏至日   北回归线
(2)AE       BD       CF
(3)24小时           12小时
(4)BDEF            BD


本题解析:
(1)仔细读图,在图中找出南北极点、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找出太阳光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一半,分为昼夜半球,连接图中A、B、C三点即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由图可知北极圈以内有极昼现象,所以这一天是6月22日,该节气应当是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2)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夏至日时,北半球各地的昼长达到一年中最长,夜长达到一年中最短,而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半球则相反;赤道上终年昼夜等分。结合图中A、B、C、D、E、F六点的纬度位置,所以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位于北半球的A、E点;昼夜等长的是位于赤道上的B、D点,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南半球的C、F点。
(3)由图可知A点位于北极圈上,而且整日都在阳光的照射下,属于极昼现象,所以该日的昼长是24小时;B点位于赤道上,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赤道上终年昼夜等分,所以该日的夜长是12小时。
(4)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始终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所以有太阳直射现象的地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而且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只有一次直射现象,南北回归线之间有两次直射现象。结合读图可知,图中BDEF点有直射现象,其中BD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两次直射现象。
考点: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