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7:10:19
1、单选题 下示意使用GIS分析某类自然灾害(X)的模型构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类自然灾害(X)是
A.台风
B.内涝
C.泥石流
D.塌陷
小题2:该类自然灾害近年来在我国发生频率不断增加,其原因不可能包括
A.开采地下水使地面沉降
B.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上升
C.不透水下垫面不断增加
D.城市、郊区温差有所下降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中的X自然灾害分析模型判断,有产汇流模型、排水模型,说明是城市的内涝,B对。台风灾害没有汇流模型,泥石流、塌陷都涉及不到排水模型,所以A、C、D错。
小题2:开采地下水使地面沉降,城市地势低洼,易内涝,A包括。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上升,凝结核增加,易形成降雨,引起内涝,B包括。不透水下垫面不断增加,下渗水量减少,易形成内涝,C包括。随着城市发展规模增大,城市、郊区温差只可能增加,不会下降,D不包括,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1所示的Q地区是我国某大型混合型饮料企业的番茄原料主产地,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企业选择Q地作为番茄生产基地,主要考虑的优势条件为
A.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
B.临近城市,铁路交通便利
C.劳动力充足,技术装备先进
D.光热充足,原料品质优良
小题2:图中Q地南面的G山脉应是
A.昆仑山
B.天山
C.祁连山
D.阴山
小题3:近几年,Q地所在省级行政区的优势农作物的种植规模加大,实时监测农作物长
势的最佳手段是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雷达技术
D.设瞭望塔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综合分析。
小题1:结合当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新疆;为干旱地区,对农业生产最大的优
势条件:光照强、温差大、夏季高温;利用糖分的积累。
小题2:结合经纬度位置,G位于新疆中部,为天山。
小题3:对地面事物的实时监测,是遥感的功能。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知道一个地区的气候、植被、动物、土壤等地理事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信息系统解决的哪类基本问题
A.与分布、位置有关的基本问题
B.模式问题
C.趋势分析
D.模拟问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一个地方的地物分布及其组合都有一定规律,通过模式分析,可以揭示各种地物之间的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2009年1月14日,青岛警方仅用5个小时便找到了被盗汽车,市民王先生感激不尽。警方破案利用了?
A.GIS技术? B.GPS技术? C.RS技术? D数字地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数字地球”是继哥白尼、伽利略日心说和地理大发现之后,人类认识地球的又一次飞跃。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提出的“地球村”代表了电气时代对地球的最高认识,那么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数字地球”是“地球村”在电子时代的升华。在这一升华中,从“模拟”到“数字”是一次突变。“数字地球”是一种国家战略,也是一种技术体系,同时又是一个科学文化概念。它是数字技术和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文化思潮的结晶。“数字地球”是一个居住在因特网上的以“空间智能体”为主要种群的高级生态系统,也即“数字生态系统”。这一“数字生态系统”将在地球生物圈和技术的战略平衡关系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到目前为止,人类已做到了全天候监控地球,但离控制地球的目标还很远。在濒临失衡的地球上,大自然无情地报复我们,“数字地球”将有助于人类监控地球。
(1)“数字地球”被称为“人类认识地球的第三次飞跃”,前两次飞跃的代表事件是?
(2) 简述“数字地球”所涉及的关键技术。
材料中说“数字地球”是一个科学文化概念,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3)“在濒临失衡的地球上,大自然无情地报复我们,‘数字地球’将有助于人类监控地球。”请结合这句话,谈一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1)地理大发现和哥白尼、伽利略的日心说
(2) 略
“数字地球”是数字技术和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文化思潮的结晶,它将在地球生物圈和技术的战略平衡关系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3) 略
本题解析:(1)结合历史从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突破分析。(2)见图。
(3)主要从数字地球的主要功能分析,作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应注意结合材料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况、技术基础和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