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卷《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20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8-01 07:05:4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在原产地以外定居、生长、繁育的生物种被称为“外来种”或“侵入种”。近年来,人们对物种入侵的后果及对策格外关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在我国一些地区引进的大米草、水葫芦等外来种急剧生长,甚至取代了当地的优势物种,这一现象引起了各界的关注。请依据生态学原理回答:①外来种在侵入地区定居扩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②外来种对原有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我国温带水域,水葫芦生长旺盛,既可消耗水体中多余的养分,又可作为饲料和绿肥,发挥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然而,把它们引种到亚热带水域却因生长过于旺盛而引发了生态灾难。请简要说明产生这种差异的自然地理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环境条件适宜(或非生物因素适宜);没有捕食者(或没有天敌);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或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为:温带冬季寒冷,水葫芦不再生长;亚热带的热量条件优于温带,水葫芦一年四季均可生长。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读1950-1991年间我国西北、东北、华北、西南、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六个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简要分析我国东西部干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4分)
(2)2012年入秋以来,西南地区发生严重的旱灾,造成粮食作物枯死、人畜饮水困难。从长远来看,西南地区抗旱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6分)


参考答案:
(1)东部:夏季风不稳定,造成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2分)西部:降水少,蒸发大,易干旱(2分)
(2)发展节水产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修建水利工程(水库);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污染;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只需答三点,每点2分,共6分)。


本题解析:
(1)干旱灾害主要自然原因为降水少,所以分析干旱灾害的原因主要从降水状况和降水变化状况入手。我国西部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气候,距海远和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我国东部属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风不稳定,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在干季易发旱灾。
(2)从长远角度来考虑,抗旱的主要措施有:发展节水产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修建水利工程(水库);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污染;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等。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接二连三出现沙尘天气,时间之早、频度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为历史同时期罕见,给华北地区的交通、环境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
(1)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和华北一带冬春常遭受风沙灾害,__________风将沙尘吹向东部和东南地区,形成沙尘天气。
(2)造成北方地区沙尘现象加剧的原因,除了__________等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主要是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行为,造成__________的恶果;在林区的__________行为,导致地表水分减少,风沙天气多发。
(3)沙尘暴天气的形成常与__________锋过境有关,若该锋过境时,锋前的暖气团水汽含量丰富,在我国北方又常形成__________天气。
(4)治理风沙、减轻灾害的有效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东北 西北 西北季(或西北或冬季)
(2)气候异常(冬季风强劲且多,厄尔尼诺等) 过度开垦(或滥垦) 过度放牧 草场退化 过度砍伐
(3)冷(或快行冷) 暴雨
(4)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降低载畜量;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建立法规;工程固沙;生态管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北方沙尘天气发生的原因、分布的规律和治理的措施。我国的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在冬春季节常盛行冷锋天气,尤其是快行冷锋过境,来自西伯利亚的冷气团,寒冷干燥,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水汽少,冷锋过境时常难以形成降水,强劲的西北季风将我国西北地区的沙尘吹向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常形成沙尘暴天气。2000年北方气候异常,冬季风特别强劲,空气特别干燥,降水特别少。加上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草场资源、森林资源,造成草场退化、森林覆盖率下降、地表水分减少,加剧了沙尘天气的横行。针对我国北方多沙尘天气情况,我们必须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森林资源,要退耕还草、还林,植树种草,建好“三北”防护林体系,健全法规,同时要配上工程固沙治沙,加强生态管理。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冬春季节,频繁南下的冷气团造成有些地区近地面的气温低于0℃,而上层气温仍然高于0℃,使得上层云中的水滴一直保持液态。当雨滴落入近地面空气层后冷却,并在较冷的地表物体上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气象学上称为“冻雨”。下图是2011年1月2日~3日我国冻雨区预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省是我国出现冻雨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危害程度最重的省份。从天气系统和地形两方面分析其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冻雨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冬季,A省处在昆明准静止锋的冷气团内,阴雨天多;海拔高,气温低,出现冻雨的概率高(或答地势西高东低使冷空气受阻挡而集聚)。
(2)路面结冰,影响交通;输电设施结冰,电线被压断,影响输电;危害越冬作物生长,导致农业减产;树木被摧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据统计,全球每年因老鼠损失贮粮3 500多万吨,因鼠害减产5 000万吨,足供3亿人吃1年。此外,老鼠还是各种鼠源性疾病的传染源。全球90%的鼠种,携带着200多种病原体,能使人致病的病原体主要有57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上述材料中的损失主要是由________造成的(  )
A.家鼠
B.田鼠
C.草地鼠
D.森林鼠
小题2:下列有关鼠类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鼠类会危及水库和防洪大堤的安全
B.鼠类传播禽流感,危害人类健康
C.森林鼠和草地鼠分别破坏森林和草原
D.鼠类糟蹋粮食,造成农作物减产
小题3:鼠害对我国农业生产已造成很大威胁,我们应加强灭鼠保粮工作,下列措施中最科学的是(  )
A.加大毒鼠强的投放力度
B.人人参与,捕捉老鼠
C.将地面硬化,让其无藏身之地
D.生态灭鼠,保护和饲养老鼠的天敌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材料可知,该损失是贮粮损失,应为田鼠所致。
小题2:鼠类会在堤坝上打洞,从而危及水库和防洪大堤的安全,造成水灾;老鼠是很多疾病的贮存宿主或媒介,但禽流感主要由飞禽传播,与鼠类无关;森林鼠和草地鼠分别破坏森林和草原;鼠类会挖掘田地,偷吃粮食,危害农业,造成农作物减产。
小题3:毒鼠强会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若人类误食,还会危及生命,故应限制其使用;人工捕捉老鼠和地面硬化是不现实的;生态灭鼠,保护和饲养老鼠的天敌如猫头鹰、黄鼠狼、獾、猫及多数以鼠为主食的蛇,以控制害鼠数量是最科学的方法。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