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考点巩固(2020年最新版)(七)

时间:2020-08-01 07:04: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文教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高雄矿产资源匮乏,工业部门主要有石化、炼油、钢铁、造船、食品等。读高雄城
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图3),回答问题。
1.对该城市功能区布局的评价,正确的是2.高雄的石化工业最适宜布局在图3中的
A.商业区高度集中,缩小了服务范围
B.住宅区远离海岸,避免了海洋污染
C.工业区相对集中,方便了企业联系
D.文教区过于分散,降低了服务功能
E.a地
F.b地
G.c地
H.d地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商业区集中,但并不会缩小其服务范围;住宅区虽远离海洋,但工业区却沿海分布,更容易造成海洋污染;文教区分散布局,接近各处住宅区,可以更好地为周围居民服务;工业区相对集中在城市的东南部,方便企业联系。选项C符合题意。
2.本题考查城市的合理规划知识。化工厂污染大气、污染水源,因此应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和远离水源地地区。d地接近港口,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且位于下风向和河流下游,在该地布局石化工业最合适。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城市体系的发展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示城市最初形成的主要因素是2.进该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资源
E.地形
F.气候
G.交通
H.市场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1.由图可知,最初城市形成于河流交汇处,
2.读图不难得出“港口和铁路建设促进了城市的发展”的结论。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1.2010年,a、b、c、d四处的地租均高于其邻近地区,最可能是因为当地2.2010年,e处最可能是
A.社会知名度更高
B.环境的质量更好
C.距行政中心更近
D.交通通达度更高
E.文化区
F.商业区
G.住宅区
H.工业区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地租高低除了受与市中心距离影响外,还与交通通达度高低有密切的关系, a、b、c、d地租高最可能是因为当地交通通达度更高。
2.由图可知,2010年e处地租水平最低,距离市中心最远,应为工业区。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分布与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距离市中心远近与交通通达度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三大功能区的形态、特征及位置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功能区
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形成

形态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集聚成片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的最基本职能,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特征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布局原则或趋向
市场最优原则(城市中心)、交通最优原则(城市干道和环路的交会处)
沿交通干线分布(对运输的要求较高)、向城市外缘迁移(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位于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的地方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与高级住宅区常相背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1990—2007年某城市各区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④区土地利用类型应为2.关于该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业用地
B.工业用地
C.政府机关用地
D.居住用地
E.K滨河带适宜建开放式公园
F.③区商业服务等级最高、种类最多
G.该城市总人口明显减少
H.高新技术产业区应建在①区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1.④区远离市中心位于河流的下游交通便利最可能是工业用地。
2.由图中信息知:K滨河带环境优美适宜建开放式公园;A项正确;①为中心城区商业服务等级最高、种类最;故B项错误;C项该城市人口明显增加;错误;D项高新技术产业区应接近高等院校建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①区人口外流显示环境质量下降显然不是首选D错。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