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7:04:24
1、单选题 兰州段的黄河自西向东流,不考虑地质、植被等因素的影响,冲刷程度较严重的河岸是:( )
A.南岸
B.北岸
C.东岸
D.西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兰州在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水流向右偏。右岸是南岸,所以南岸受冲刷程度较严重,A对。
考点:地转偏向力。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通常情况下长江需要特别加固河堤的是( )
A.南岸
B.北岸
C.东岸
D.西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长江位于北半球,且自西向东流,故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水流都向南岸冲刷,故南岸受侵蚀严重,需要加固河堤。
考点: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点评:本题属于常规考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通过画图解题更方便。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几个不同民族人民关于太阳辐射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山族人说:“我们这里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所以年太阳辐射最强。”
B.蒙古族人说:“我们这里纬度高,夏季白昼时间长,日照长,年太阳辐射最强。”
C.藏族人说:“我们这里地势高,空气稀薄,尘埃少,晴天多,大气透明度好,日照时数也多,年太阳辐射最强。”
D.维吾尔族人说:“我们这里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云量少,年太阳辐射当然最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示意北京时间某时刻M、N两条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A.0点
B.6点
C.12点
D.18点
【小题2】据图分析判断
A.该日为北半球夏至
B.两纬线的纬度差为c-a
C.两纬线此日昼长差6小时
D.该日两地正午太阳方位不同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90°W太阳高度为最低值,即0点。90°E太阳高度是最高值,即正午12点。国际标准时间是0°经线的时间,可以计算出是6点,B对。
【小题2】不能判断纬线所在半球,就不能判断极昼现象是哪个半球,无法判断是夏至,A错。两纬线可能在不同半球,纬度差可能是c+a,B错。读图,两纬线此日昼长差可能是12小时,C错。根据日出、日落时间,图中M曲线应是赤道,N曲线有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一定位于M、N纬线之间,该日两地正午太阳方位不同,D对。
考点:时间计算,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某日地球上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或夜长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则这两地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小题2】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转线速度为零
B.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C.该天,日出时刻地方时早于6时
D.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有两次达90°
【小题3】如图示日期为6月22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赤交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B.甲位于热带,乙可能位于寒带
C.甲地比乙地日出时刻早
D.四地中,丙地纬度最高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夜长为12小时,其余三地昼长不同,可判断甲地位于赤道,丙、丁两地昼长小于夜长,乙地昼长大于夜长,乙与丙丁不在同一半球,如果有两地位于南半球,可能是丙、丁地。正确答案选C。
【小题2】甲地夜长为12小时,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大;水平运动的物体几乎不发生偏转;日出时刻地方时等于6时;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有两次达90°。正确答案选D。
【小题3】如图示日期为6月22日,甲位于赤道、乙地位于北极圈内、丙、丁位于南半球。由以上判断可知,甲位于热带,乙可能位于寒带。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