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7:03:21
1、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这一天是北半球的节气是?,日期为?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图中A点的昼长为??小时, B点的昼长为?小时,C点的昼长为?小时。
(2)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
?(填“晨线”或“昏线”),A、B、C三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这一天兰州的昼夜长短状况是?,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的影长一年中最?(填“长”或“短”)。
参考答案:(10分)
(1)夏至? 6月22日? 23°26′N? 0? 12? 16
(2) 晨线? B?昼长夜短?短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经纬网示意图,图中相邻两条经线均相距45°,虚线代表晨昏线,图中日期为7日,其余地区日期不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题。
小题1:甲地时间为:
A.9时
B.12时
C.21时
D.15时
小题2:北京时间可能为:
A.1月7日4时
B.1月8日11时
C.7月7日11时
D.7月8日4时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题干图中日期为7日,左右侧经线一个为180?,一个为0时所在经线,虚线代表晨昏线,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时或18时,两经线均相距45?,故左侧为180?,右侧为0时所在经线。因此图示为昏线,与赤道交点为18时,甲地相差45?,相差3小时,故为7日21时。
小题2:由上题可推左侧为180?,图中为昏线与赤道交点为7日18时,相邻经线相差45?,可推180?为15时。可算出北京时间为8日9时。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 ? |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同一天,南北半球相对应纬度昼长之和等于24小时,丁地昼长13小时56分,位于南半球,相对应纬度北半球的点昼长为10小时04分;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根据甲乙丙的昼长和丁地相对应北半球的昼长可以判断,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甲乙丁丙。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及随太阳直射移动所产生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为北京时间2011年1月1日20时的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日飞机从A 地起飞,经过三小时抵达B地,在飞行过程中飞行员始终看到日出景观,则该日B地的日落时间是
A.18:30
B.19:00
C.19:30
D.20:00
小题2:下列地点中,该日最先看到新年曙光的是
A.①? 8.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
小题1:此时为1月1日,图示极点出现极昼,故判断图示位于南半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由题目可知,一路看到日出,说明沿晨线飞行。从A到B,当A出发时A时间是6:00 ,可知B地方时为2:00,三个小时后B地方时为5:00,所以B日出时间为5:00,日落时间为19:00。
小题2:根据地方时的规律,越往东地方时越早,应越早看到新年的曙光,根据北京时间为1日20时,则图示0时为180°经线,故图示③位于东经,且最接近180°经线,应最早看到新年曙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右图是亚欧大陆60°N纬线上某月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题。
1.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2.在正常情况下,此时3.以下关于甲、乙、丙的正确说法是
A.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丙地
B.丙地白昼时间比乙地短
C.乙地受暖流及西风影响
D.乙地濒临海洋,丙地深居内陆
E.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F.南极洲的温度低于甲地
G.北印度洋洋流向东流动
H.亚欧大陆上受高压控制
I.乙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G.甲地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甲乙之间的地带每年都有凌汛现象
丙地是人口密集区
参考答案:1. C
2. D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三地位于同一纬度,故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昼夜长短相同,A、B错误;根据图示亚欧大陆部分,内陆气温低于沿海,故判断此时为1月的平均气温分布,此时乙地位于亚欧大陆西侧,受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较内陆和大陆东岸高,C项正确。图示乙位于亚欧大陆西部的大西洋沿岸,而丙位于太平洋沿岸,D错误。
2.结合上题结论,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故大陆内部较同纬度的海洋气温低,故等温线应“凸高为低”,即等温线应向气温较高的低纬地区凸出,A错误;此时全球最低气温出现在亚欧大陆内部,B错误;北印度洋上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自东向西流,C错误;亚欧大陆上较同纬度海洋的气温较低,故影响亚洲高压,D项正确。
3.乙地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A错误;甲地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陆,60°N附近,受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影响,自然带属于亚寒带针叶林带,B错误;丙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受气候和地形影响,人口稀少,D错误。甲乙之间的地带,所处纬度高,冬季气温在0°C以下,且河流多自南向北流,故容易出现凌汛现象,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的气候、海陆分布对气温分布的影响和世界区域地理等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较强,考点较多。学生只要掌握世界区域地理的自然地理环境基本概况,并能结合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等温线弯曲的基本原则和凌汛形成的基本条件等基本内容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