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7:00:31
1、单选题 读下面“基于GIS中国农牧交错带地理分布图”,回答问题。
小题1:限制南北农牧交错带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南方为水分、北方也为水分
B.南方为热量、北方为水分
C.南方为光照、北方为水分
D.北方为光照、南方为水分
小题2:下列关于中国农牧交错带不正确的说法是
A.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
B.涵养水分、净化江河的源头
C.国家能源资源的主要基地
D.我国粮食增产潜力最大地区
2、单选题 图6是“我国某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图7是“该省某地区甲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
小题1:甲河被该地区誉为“母亲河”,它 ( )
A.属于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B.由半湿润地区流入半干旱地区
C.在山麓冲积扇处地下水补给河流
D.河流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
小题2:甲河下游地区是开发历史悠久的耕作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因素是( )
A.土壤
B.地形
C.水源
D.热量
小题3:图8中①点表示当前甲河流域农业产值比重。为缓解当地的生态危机,拟调整该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其中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 )
A.②
B.③
C.④
D.⑤
3、单选题 下图表示某城市鲜花和蔬菜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此回答1—3题。

[? ]
[? ]
[? ]
4、单选题 我国“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和糖料作物“南蔗北甜”的分布,分别反映了农业生产的?(?)
A.地域性、持续性
B.地域性、周期性
C.季节性、地域性
D.周期性、连续性
5、综合题 阅读下列几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 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15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现在的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随着1999年南疆铁路库尔勒至喀什段贯通、2004年喀什航空口岸开放和喀什至巴基斯坦伊斯兰堡通航,喀什一跃成为中国进入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国际大道、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战略地位更显突出。同时,喀什地区蕴藏有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云母等63种矿产,石膏产量居全国前茅,蛇纹石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矿藏储量丰富。
材料二:
我国先后设立六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岛、喀什。
材料三:
? 下图是喀什所在地区规划中、建设中和已建成的部分交通线图。虚线表示规划中的交通线,实线表示建设中和已建成的交通线。有人形容说,俯瞰新疆交通图,可以看到一条西延至阿拉山口出国境的铁路和一条起于吐鲁番向西南蜿蜒至喀什的钢铁大动脉,在160万平方千米的新疆大地上画出了一个曲折的“人”字。2010年11月6日喀和铁路(喀什至和田)全线铺通。
(1)喀什所在省区主要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_____,该作物在此生长的主要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喀什所在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为实现绿化工程规模化,优化绿化景观效果,喀什机场呈现一派忙碌景象,机械来回穿梭,整土、人工挖穴,栽种白蜡树,构成冬季绿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请说明喀什机场利用冬季绿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喀什经济特区和其他经济特区在地理位置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试分析喀什成为经济特区的优势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中所说的“人”字是由________铁路和________铁路线构成的。如果喀和铁路继续延伸修建到拉萨,会和________铁路交会。除铁路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这一因素的影响外,试分析珠江三角洲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喀什所在地区转移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